自由書寫主題——愛、斷舍離、生存
前日因為小事兒發脾氣,此刻我還在生自己的氣。這天,我決定步行去4公里外的圖書館,在里面好好靜一靜。
不開心的時候,和開心的時候一樣,都會嘗試做一些平時不太做的事,想讓所有人看出來,自己又不肯承認。
我特地要了一杯女王摩卡,暖暖手,也烘烘胃。走到一排書架前,就把厚紙杯的咖啡放在一角,開始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瀏覽數目,看到書名有感覺的,就拿起來翻翻。
看書講緣分,書名和作者的個性有關。有些書的名字不能說不好,實際上,我常常被一些名字逗樂,類似《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但卻不會想要打開一看。
愛,很穩定,就像寫進生命中的一段代碼,總是在某個情況下,會被激活。我記得,第一次和老公逛書店,那時還是戀愛未滿的階段,我倆會注意到同一本書,嘴里一起念那本書的名字,那一刻,很偶然,也很不可思議。實際上,老公一點兒也不愛看書,這樣默契的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發生。
愛好,也很穩定,宛如童年埋在樹下鐵盒中的書信,早已忘卻具體的內容,卻清楚地記得寫信的畫面。兜兜轉轉,我還是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沙堆,可以把自己的頭安全地埋進去,就是這里,在書堆里。
選書的過程,就是一整個斷舍離,一開始什么都想看,后來發現,拿著太重、也看不完。清醒之后,放下那些公認的名著,和別人推薦的好書,完全依賴自己的喜好,只有感覺舒服的書,才會順暢地被看完。
有一點變化是分明的,藏身于書海中,我感覺很自在,沒有發生害怕被溺斃的焦慮。這些書,全部都是生命的故事,我不可能全部去了解,也不可能全部明白,實際上,也不需要。我只需了解自己,寫好自己的故事。挑書,我的要求是一定要能與作者聊上天兒。
咖啡漸漸在手里涼了,只是瀏覽,就不知不覺過去了2個小時。我最終選了4本書借走,那時,我并不肯定,所選的書是否如我所愿。
今天我看了大部分,明白了一如借書,這樣的人生小選擇,也與愛有關,經過了斷舍離的整個過程,且與生存亦有關。愛和生存,都是與生俱來的課題,而斷舍離是整個生命的答辯。
此文以“心風作浪”寫作興趣群1月第1周主題為始,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寫作,沒有提綱、未經編輯、一蹴而就。寫作時間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