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寫一篇關(guān)于炸醬面的小文了,微信號有一陣沒有寫東西了。今天突然間很想嘮叨兩句有的沒的,或許是最近吃的太好了,看了太多推薦的好吃的,也總想自己寫點什么吧~
我之前寫過一個成都的小文案,有一句話我寫的是“這里有一碗人間煙火”。說實話,當(dāng)時想出這句話,完全是因為我想到的是“這里有一碗炸醬面”,引申過來的。
為什么我對炸醬面這么執(zhí)著的熱愛呢,很大原因可能是因為我是個北京的小朋友。讓我喜歡北京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我是個“土著人”,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點就是北京胡同里的飯香。
記憶里我愛吃炸醬面是從小時候,我記得那時候奶奶炸了一鍋好醬,而且這個醬必須是散裝的黃醬,要問哪里賣,當(dāng)年都是我拿著家里的小瓷盆去北邊小鋪買的(北邊小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這么叫,或許是因為這個小鋪在北邊,一來二去就叫起來了,誰也沒問過究竟),每次我拿著小瓷盆,老板娘就知道我要買啥,幾勺黃醬盛入碗里,等不及慢走,我又小跑的回院兒里。
我們家吃面條一般都在晚上,下午4點多我奶奶就開始炸醬,當(dāng)然這之前我奶奶已經(jīng)切好了肥肉相間的小肉塊,不過肥的會比較多一點,因為奶奶說這樣才會香。就像現(xiàn)在電視里演的一樣,炸醬的步驟,其實并不難,但是要做好吃未必,一家一做法,只是我們都吃慣了自家的炸醬而已。先炒肉,肉盛出來后,用炒肉的油開始下醬炸,炸到一定程度倒溫水翻炒兩下,等到咕咚時就讓它去咕咚,關(guān)小火,下炒好的肉丁,快出鍋時我奶奶會放一點蔥。不過人要一直在鍋邊盯著,時不時翻炒兩下,那時我就準(zhǔn)備好我的小板凳了,因為我很饞,總等不到晚上吃飯,奶奶又怕我餓著,就把鍋里沒盛干凈的醬留著,放上一點剩米飯,炒米飯吃。炸醬味的米飯,除了醬香還有糯糯的感覺,而且我奶奶從小就心疼我,總把肉給我放的多多的,即使是炸醬米飯都給我巴拉幾塊肉,加之我也饞的出奇,每次吃完了這個,晚上又吃一碗面條。
后來就是現(xiàn)在,奶奶88歲,已經(jīng)不能像當(dāng)初一樣做飯,大廚的任務(wù)就由我爹接手,我才發(fā)現(xiàn)我爹炸的一手好醬,可能是遺傳。我爹總說把手藝傳給我,可是我這樣至今為止會說會吃不會做。炸醬面對于我來說是一份情,它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但是又是我們每個家里必吃的一份主食,幾日不吃你就不自覺的說:“該吃面了吧”。我是個很少在外面吃面的人,炸醬面至今就在外面吃過一次,是因為招待朋友,但是那天我看朋友吃的挺開心,而我卻難以下咽,我知道我有點挑剔了,但是說真的,炸醬面只有家里做的才香,因為它有家里的氣息,是家里的味道。
每年我過生日,無論我回家多晚,總有一碗炸醬面為我準(zhǔn)備著,它在那時勝過所有蛋糕好吃的。它是一份沉甸甸的愛,爸媽總是那天很早出門買我愛吃的東西,我工作后總是很晚回家,媽媽無論那天我到家多晚都會等著我,給我親自下面條,看我吃完才放心。那一刻這碗面條無比有力量,它是溫柔的,是溫暖的。說實話我沒過過生日,那天只要有炸醬面我就心滿意足了。寫到這,眼眶有點濕潤,確實這是一份看似普通卻不普通的東西。
我喜歡將我爹炸的醬送給朋友們吃,我想讓他們嘗嘗我爹的手藝,我還跟他們說坐在家里看電視吃面條是最溫馨的,因為西里呼嚕一碗下肚的感覺很爽快,再加上醋,黃瓜胡蘿卜菜碼,要是再就一顆大蒜就更爽快。記得夏洛特?zé)览镉幸欢问瞧叫惺澜缋锏南穆逶隈R冬梅家吃了碗茴香打鹵面,他曾經(jīng)不以為之的幸福其實就是這種最普通的幸福。所以那天看完電影,我在微博里寫了這樣一句話:幸福或許就是一碗面條,或許是當(dāng)你餓了,發(fā)現(xiàn)有個人問你,要不要下碗面?最普通也最不普通,平凡的幸福大抵都是這樣吧,有剛剛好的溫度。
可能我送給別人炸醬的時候,人家會覺得我好執(zhí)著的喜歡吃炸醬面,喜歡因為覺得很重要,送給別人也大抵是覺得你很重要罷了,也想讓你嘗嘗那種味道,也希望你能感受一份來自炸醬面的溫柔或者是我的柔情吧(寫到我的柔情我自己笑了,獅子其實也有溫柔的一面)。
到此為止吧,我就是想說說自己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