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沒錢,而是無知。
這里的無知不是沒有知識——所有活在世界上的人,不可能對周遭沒有一點了解——而是對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找不到答案。或者說,找不到,也想不出令自己信服的解釋。
例如我自己就喜歡琢磨很多無厘頭的問題:假定宇宙的邊界是200億光年,那么邊界是由什么構成的?邊界外面呢?這還不是最難以回答的,因為這個問題繼續問下去,會非常麻煩:200億光年以外又是什么?假如又是一片空間,它的直徑是1000億光年,那1000億光年以外呢?……
看出來了吧?這是一個無窮盡的問題,很無厘頭。如果一直問下去,最后就是沒有答案,或者答案就是無窮無盡,永遠有新的空間。
后者就是我自己給自己的一個答案,一個解釋。有了這個解釋,至少自己想到這個,不會再有疑惑。
這個過程,我稱為自洽。
疑惑是一種異常狀態,你要么被勾起了好奇心,躁動不安,要么就是因為未知而恐懼,莫名的恐懼。反正就是,都不正常,不舒服,不自在。
自洽就是給自己一個解釋,讓自己重新安靜下來,回歸自在的狀態。
讀書就可以幫你完成自洽。
你讀到的知識信息,未必就能直接為你所用,給你答案和解釋。但是讀書至少可以給你思考的素材,就好像你做菜可以用到的原材料。有了積累的素材,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有思考,給自己答案的余地。
隨便給自己一個解釋,糊弄過去,其實很難。世上很多難事,最后都要落到自己身上。例如騙別人容易,騙自己很難;或者控制別人容易,控制自己,很難。
所以沒有人可以真正騙得了自己。問題的答案,只能來自于你自己真正信服的東西——可能是你信任的權威人士,也可能是你自己思考之后給自己的解釋。
人非圣賢,孰能無惑?你可以主動不關心自己沒學過的東西。是的,正如我是文科生,我就可以主動不關心微積分,不關心天體物理學,不關心量子力學,這些照樣不會讓我疑惑,讓我不自在。沒錯,很多人的一生都是這樣,可以選擇,沒那么困難。
但是,人生總是會有那么一些共通的疑難問題的。例如人最恐懼的選擇,選擇方向,選擇伴侶,選擇優劣,等等。你該怎么選怎么走?總得給自己一個解釋,或者說,自我安慰,自我慰藉。尤其是選擇之后。
所以,讀書沒有那么高大上,很多時候,讀了再多書,你也不會咸魚翻身,不會突然,或者有一天終于變得牛逼,也不會因此就成功地用讀到的知識賺了大把的鈔票,更不會因此就有數不清的俊男美女哭著喊著要陪你一輩子。這都是心靈雞湯上面寫的,偶爾看看就好,發泄一下。
現實這本教科書教你的,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你的人生總會不間斷地遇到麻煩遇到問題,然后你就得解決它們。解決不了,你就得給自己一個解釋,好好安慰一下自己。
其實,外在的所有麻煩,要真正讓你感到痛苦,都需要一個媒介,或者說幫手,就是你自己內在的狀態。傳說有些信仰極度堅定的人,用金屬穿舌頭也完全不會感到痛苦,這就是因為完美的平靜的自在的內在狀態,抵御了一切外來的痛苦。
讀書沒有多大高大上,它只是可以讓你少一些迷惑,盡量容易地自洽,保持平靜的內在狀態。或許這個時候你很窮很難受很可憐,但是你內心平靜,哪怕被看成阿Q,至少內心是真的自在。
這或許也是幸福吧。平凡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