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喜歡轉發一些我認為的好文章,有些來自簡書,或來自中國青年報和知乎等一些平臺,而內容多偏向于雞湯式文章。準確一點說就是青春迷茫類、人生感悟類。由此也有人會叫我“雞湯健”,從他們口中叫出這個昵稱,我能聽出來其實帶些諷刺。果然,因為我在部門聚餐的飯桌上展望2017時說了點雞湯,這個話題在飯桌上被挑明了,一位我蠻尊敬的學長突然發問:“不明白你為什么那么喜歡看雞湯文章,還說雞湯,你覺得他們有用嗎?我覺得你還是不要騙自己了。”
你不是我,怎能感同身受
? ? ? ?飯桌上的我突然就尷尬了,真想直接懟回去:“我喜歡看,我樂意看,你管的著么!”但事實上我沒有說話,也沒去爭辯什么,價值觀念不同,在這方面交流沒有相同點,懶得交流。畢竟你不是我,怎能感同身受。
? ? ? 我開始讀雞湯是在高三后半學期,臨近高考,內心一慌真的不知道怎么學習,整個生活開始變得浮躁,開始去網咖打游戲,開始看小說,明知道有夢想需要去追卻又沒有動力。于是,真的是抱著騙騙自己的心態,我買了幾三本勵志性實體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將來的你,很感謝如今拼命的自己》《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夢想時》,在里面發現了許多共鳴的地方,高三后半年,我的枕邊不是學習資料,而是這三本書。我自知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每次看完勵志書會充滿干勁,但持續不久,但這有何妨,沒干勁了就再讀,讀完又有些干勁,就這樣反反復復,三本書讀了好幾遍,我的高中生活也在自己理想的成績中落下帷幕。
? ? ? ?很多人說讀雞湯是騙自己,可是即便騙住了自己,不也是朝好的方向發展么。我喜讀文章在共鳴的地方反思自己,試圖做一些改變,有些改變不能持久堅持,但有些好的習慣還是保留了。
? ? ?雞湯也好,毒奶也罷,我管你什么看法,自己感覺朝好的方向改變就可以了。
雞湯=勵志=正能量?
? ? ?勵志書籍在當下好像是個很不錯的賣點,打開淘寶書店,銷量靠前的書籍里總有一兩本是勵志類的,可我覺得勵志類書籍不就是一篇篇雞湯么。可能當下社會很多人都會有迷茫的階段,有和我一樣的學生,有工作者,有創業人……不同角度類型寫出的雞湯對我們會有不同的激勵效果。
? ? ? ? 步入大學的我,參加了很多社團,朋友圈里經常會曬照片,和部門的人舉辦什么什么活動,去哪里哪里聚餐,甚至覺得社團是自己大學里最重要的事情。高中朋友或者大學同學都覺得我是一個目標感十足,生活很充實的人。可是慢慢的我發覺,自己忙碌的生活下是沒有方向的那種空虛,全是沒有目標的合群。我急于擺脫這種狀態,和學長學姐談心,去看一些優秀大學生經驗,看知乎,來到簡書……正是這些語言類雞湯,文字式雞湯,經驗分享類雞湯,開始明確自己的大學方向,去做使自己優秀的事情。在看了很多文章后,也發現了自己缺乏很多東西,開始看書,開始運動,雖然有時候會懶惰控制不住自己,但我相信生活會一點點好起來,自己會過自己想要的大學生活。
? ? ? ? ? 雞湯=勵志=正能量,我覺得這個公式在一定角度來說是成立的。我覺得自己是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我也想把這種正能量傳播出去。尚龍哥在《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里不也鼓勵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么!雞湯于我而言,可能就相當于正能量的朋友吧。
生活還有無盡的雞湯和遠方的
? ? ? 看到一篇文章這樣總結迷茫的人:小日子過得太安逸,有大夢想卻又不愿去計劃去行動,總是厭惡自己眼前的茍且,不斷向往著遠方詩一般的生活,但又苦于行動力的缺失與能力的匱乏,于是便在每日清晨醒來時假裝安慰自己,我就是太迷茫了,要是給我一個支點,我也能像阿基米德一樣翹起整個地球。然后,又昏昏入睡去找周公談夢想談人生了。想一想好有道理啊,哈哈,還好自己已經成功調整了狀態。
? ? ? ? 以前轉雞湯會加點對自我的分析,也會立一些小flag,其實flag不管大小,只要立了,就該做到。2017年來了,很多人在空間里開始展望,開始做計劃,我也不例外,但常言道:“有志者立長志,無知者常立志”。我還是把自己的目標放到心里,放到日記本里,慢慢改變吧。
? ? ? 雞湯還是要讀的,遠方也是要憧憬的。
? ? ?畢竟生活還有讀不完的雞湯和看得見的遠方,不經歷一下多么遺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