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 ,這個世上有10倍寫作術?
你信不信,有一個人一個月至少能寫一本書?
你信不信,自己讀了這本書,能練就從一天寫300字到一個小時寫3000字的本事?
“天吶,這是什么神人?讓我也瞧一瞧。”也許你會在心里這樣說。
他是日本作家上板徹,是一個非常高產的職業作家,一個月至少能寫一本書。他通過《10倍寫作術》向我們傳授了超高速寫作的方法。
它是新媒體寫手的進階神器,讓小白也能文思泉涌,讓文字快速變現,一年6次加印,位于日本亞馬遜鹽類的排行榜前列。
他在書中這樣寫到:我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寫一本書,一年12本,多的時候我一年要寫14本書,值得慶幸的是,我寫的書基本上都很暢銷。
對于他來說,他的工作就是寫,所以答案應該是:寫得快。
有同學會顧慮:跑得快,我還行,寫得快,我不行。
你不試一試,怎么知道不行?本書專為不擅長也不喜歡寫文章的人打造,書中的介紹方法,你一定能夠實踐的。
丘吉爾說:“沒有最終的成功, 也沒有致命的失敗, 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不管是寫作小白,還是寫作大咖,都要勇于突破自己的心理關。就像說話吃飯一樣 ,一旦憋急了,餓急了,總有話說,總有飯吃的。
我們沒有必要那么“憋”,也沒有必要去追求完美,在相對的寬松條件里,自由的表達就好。寫作就是調心,你有寫出世界上最垃圾的文章自由。
這樣一想,你是不是就能從竹筒里倒豆子,噼里啪啦的說個沒完,然后寫下來。
但是你一旦有好好寫的念頭,書寫就會停滯不前。
從好文章的觀念束縛中擺脫出來,是第一個要注意的點。
但是文章絕對不能毫無準備的就開始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沒有準備,寫著寫著就斷流了。
第二個注意點來了,一定要準備好寫文章的素材。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特殊人才之外,就連小說家都要收集素材進行寫作。
當你準備了這些,就從頭開始寫,一氣呵成的寫到最后就成功了一大半。
作者在本書中有幾個快速寫作的行為習慣,大家不妨對照著檢索自己:
1.請記住,我們需要的是“必要的信息”。
2.不要模仿“好文章”。
3.盡量不要使用拗口的書面語。
4.不要太在意起承轉合的架構和語法。
5.決定寫的內容之后,就立刻去搜集素材。
對于認真寫作的人來說,這不是吹毛求疵嗎?
先完成后完美。靜下心來一直寫下去,你會發現自己的文字和邏輯能力會得到越來越好的鍛煉。要想寫作賺到100w,先寫100萬字再說。這本書里不僅有刻意練習的方法,還有不斷拉長賽道的方法。
第三個注意點:與如何寫相比,比寫什么更重要。
重要的不是寫作手法,而且寫作的內容,即寫作的素材。有素材的話,10分鐘就可以寫好400字的文章。借用訊飛語記,10分鐘達到2000字,也有可能。
你不要為素材所用,要讓素材為你所用。文章九成是靠素材。你著眼于收集素材文章,就可以快速的寫成。
素材是指獨立的事件,情節和數字。把它們用邏輯串一串,力求簡潔易懂,你就能實現速寫。
只要列出素材,我們就能寫出文章。短文章和長文章的區別就是一個素材量的問題。我們平時聽十點讀書,哪一篇觀點文不是用素材積累起來的。
懷特先生說:每個有勇氣提筆寫點東西的人都值得我敬佩。
巴爾扎克告誡我們:文采是來自思想,而不是來自辭藻。
第四個注意點:擁有定位能力,準確的定位目標讀者和寫作的目的。
這在寫作大咖看來,這是第一個必須要做的事兒。但是對于小白來說,可以后置。因為他們只有戰勝了“怕寫作”的心理關,才能夠去有意識的搜集素材,然后排列組合,串成文章。
這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需要寫作技巧的時代,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寫作,所以這本書是小白最好的寫作指南。
作者也不是硬性的“求快”,只不過是提供方法,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
他在快速寫作的行為習慣執筆中寫道:
1.基本方針是“多寫,最后刪減”。
2.開始寫就一氣呵成的寫完,不要中斷。
3.需要核查的內容,用特殊符號標志之后核查。
4.讓文章流暢是易讀的7個要點。
5.堅持閱讀是流暢易讀的好文章,能夠提高寫文章的能力。
第五個注意點:練就布局謀篇的結構能力。
搭建文章框架的時候,列提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開頭結尾都要注意一下, 合理的搭配素材,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對一無所知的讀者,作者有五個王道步驟:
1.從引起讀者共鳴開始寫。
2.和讀者唱反調,實際上并非如此。
3.證明你的異議。
4.附加新的發現,使讀者震驚。
5.得出結論。
這本書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每一個厲害的作者,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只要我們合理的運用,你也能讓自己的寫作速度10倍10倍的增長。
無論有多少人質疑這條“寫作流水線”,但是它始終有它的價值,尤其是小白最受益。小時候的我們不會說話,大人說一句,我們跟著學一句,慢慢的學,慢慢的積累,能說的話越來越多。既然有這么多的話,為什么不寫到文章里?
我們若是過于求全責備,則捆手捆腳。連海明威都說:一切的初稿都是狗屎。況且我們有寫出垃圾的自由,還怕啥?我們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寫吧!只要戰略和戰術得當,總有一天量變會引起質變的。
說穿了,寫作就是趕羊子上山。哪怕你趕鴨子上架,也可以,只要你有寫作的激情與持續的愛。
你相信什么,就能夠得什么。與其天天苦惱,不如相信相信的力量,橫下一條心,多讀多寫多練,讓自己也擁有“作家”的實力。
正確的刻意練習是有必要的,等我們到了大白,再回過頭來看,正是那些不顧一切向前沖的日子,給了我們無限的力量。
別計較那么多,先把火點起來。
最后,我贈大家一首詩,共勉: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