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酷啡生活
走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我有些恍惚,外面陽光刺眼,車水馬龍。
掛在脖子上的員工卡已經消失無蹤,它給了我自由,但同時被無數個擔憂牽絆。
一直認為離開公司的那一刻,我將會掙脫鳥籠的小鳥般在天空飛翔,但現(xiàn)實卻是有點恍惚。
這是2015年年底,我裸辭時的感受。
工作12年,換了4份工作,每一次辭職都是裸辭。
2009年,裸辭想創(chuàng)業(yè),當時正處于職業(yè)上升期的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以為創(chuàng)業(yè)就能成功,離開了平臺才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不是;
2011年,進入30歲門檻的我非常焦慮,曾經的夢想是環(huán)游世界,但我連像樣的旅行都沒經歷過,過了30歲馬上要面臨生孩子的考驗,覺得過了這個時間段我的人生就沒有任何可能性了,非常任性的裸辭,自己一個人跑去云南、西藏窮游;
2015年,孩子兩歲,加上經常出差加班的工作,感覺自己像被掏空一樣,時常覺得自己得了抑郁癥,因為我活得一點都不開心,決定裸辭暫時當全職媽媽;
每一次看到我裸辭,周圍的朋友們都說你好有勇氣,好羨慕你,但其實每一次裸辭前我都會經歷很長時間的糾結以及準備過程,裸辭僅僅是還沒有找到下家而已,裸辭并不意味著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準備。
關于裸辭的真相,你到底知道多少呢?
1. 裸辭以后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好了?裸辭以后的計劃非常非常重要。
或許大家想象中的裸辭,都是直接把辭職信甩到領導的臉上,大聲說”我不干了“,然后頭也不回地離開公司,從此每天過上自由自在、幸福的生活。
開始的時候,當然是很爽,不用上班,不用起早,不用再看臉色,覺得世界簡直美好的不要不要的。過了一段時間,就會開始無聊,開始想念上班時忙碌而規(guī)律的日子,開始厭煩吃吃吃睡睡睡的日子。
一般來說裸辭以后的喜悅不會超過一個月,我甚至更短,僅僅過了一周,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進入了新的一輪焦慮期,蜜月期還沒有到來,反而迎來了焦慮期。
焦慮期比蜜月期提前到來,辭職后的第一天,我就迅速進入焦慮期。
裸辭之前,我會想做很多事情,比如之前沒時間做的家務、旅行、運動等,但當你辭掉工作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有大把的時間,當時間不再是稀缺資源了,你的反而沒有斗志了。
所以,裸辭之前,一定要制定好裸辭以后的計劃,而且每天要有過充實的有計劃的生活。
一般裸辭以后是最適合充電,或深造,或培訓,或旅行,或讀書,或調理身體,美容減肥,但請不要只是吃和睡,有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會大大緩解這段時間的焦慮,憑著自己的喜好,大可以過一段悠閑自在的時光。當然,如果是長時間在外地工作的人,最好利用這段時間多多陪伴家人。
如果裸辭之后去旅行,也要做出旅行計劃及旅行成本測算;
如果裸辭修整之后再去找工作,可以做好裸辭之后的運動及修整計劃;
2. 裸辭最重要的是勇氣?有金錢的支持,你才能有勇氣。
裸辭需要勇氣,但其實更需要堅強的后盾—金錢。
職場人該存上多少錢,才能讓“裸辭”不影響正常生活呢?
據說前程無憂曾對“‘裸辭’準備金的話題發(fā)起過網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成的受訪者都表示會為自己存上一些“‘裸辭’準備金”。其中47%的受訪者表示存1—3個月的當地平均工資就可以,20%的受訪者會存3—6個月的當地平均工資,更有15%的受訪者表示要存上1年以上的當地平均工資才敢“裸辭”。
裸辭,看起來風光,聽起來很爽,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在辭職后,新工作開始前那段日子有多難熬。裸辭之后如果過了六個月,基本上已經經歷了從喜悅到焦慮,從焦慮到著急,從著急到崩潰的心路歷程,整個人會壓力倍增,因為所有人問你的第一句都是:“工作找的怎么樣了?”或者“你最近在干什么?”
經歷過3次裸辭,每一次裸辭之前我都準備了6個月的生活費用,這里當然要包括你的房租(或房貸)等所有你一個月需要花費的費用。如果你裸辭之后打算去旅行,也要包括你的旅行成本,其實這將會是不少的數目,需要你提前做準備。
同時,裸辭有很多顯性及隱性損失,曾經在網上看一次裸辭至少會讓人損失6個月的工資,比如空窗期的收入損失,帶薪年假的損失,試用期工資的損失。而且也有很多隱性損失,如人際成本,升職加薪的損失,適應新的企業(yè)文化的心理成本。
所以,要不要裸辭,需要評估好自己的承受能力。
你在本行業(yè)的競爭力,簡單說就是你下次找到滿意工作需要的時間,還有你的經濟(存款)是否支持你裸辭,能支撐多久。
3. 裸辭的成本,跟年齡增長成正比。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專家趙昂老師曾說過,年輕的時候可以嘗試多換工作,但到了30-40歲要盡量慎重。
背房貸的時候不敢換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不敢換工作,原因是壓力大,換工作成本太高。一個人的職業(yè)生涯,它的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初入職場的時候就需要嘗試各種工作中加深自我認知,看一看自己喜歡做什么,擅長做什么,在做什么工作的時候更有熱情,能找到自己的愿景。年輕的時候主動探索、自我積累,這樣再次換工作的時候就更加準確了,如果錯過了這一階段,到了快40歲的時候,別人已經在積累中準備發(fā)力做出成就的時候,要消除迷茫的唯一路徑,可能就只是補課了。
其實,年輕時候裸辭的成本會相對來說低一些,這時候你還沒有結婚生子,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也不會太高,而且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裸辭來充電以后再去嘗試不同的工作。
隨著你的年齡增長,裸辭的成本會越來越高,你需要擔負的責任會越來越多,到時你很有可能沒有機會嘗試裸辭。
裸辭,是有風險的,但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你有準備的裸辭,或許它會給你打開新的人生之路。
可怕的是,我們在人生中不停的糾結,糾結要不要“裸辭”,想要得到裸辭以后的“自由”,但又不想承擔裸辭的“成本”。
希望,我們都能有權利做出“裸辭”選擇,在選擇之后能夠成本它所帶來的成本。
沒有計劃的裸辭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