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了,但你真的應該裸辭嗎?

先跟大家說說結論:

- 如果不是有非裸辭不可的理由,不要裸辭。

- 一定要裸辭,先想明白以下三件事:裸辭的理由,你的安全繩有沒有系好,以及裸辭時具體的計劃和目標。

作為一個辭職從來只裸辭的人,我摔過一些坑是肯定的。不過,每一次裸辭的最后,我都成(hao)功(yun)地找到了自己更喜歡或是收入更高的職位。當然,回頭看時,會覺得下次裸辭,啊不,辭職時還是想清楚一些關鍵點更好,所以寫了這篇文章,可以說字字肺腑之言啊。

怎樣的裸辭理由會讓我不、后、悔

裸辭從來就是一件讓人百般糾結的事情。

- 辭了算了,做的事情我一點都不喜歡;但是我剛剛入行也沒多久,這樣倉促就辭職,不會顯得太沒定性?哎還是繼續(xù)做吧。

- 辭了算了,工作定位這么不清,跟之前講好的差距也太大了;但是每家公司都有轉型的時候,有些職責上的轉變也不是壞事,哎還是繼續(xù)做吧。

- 辭了算了,領導一點都不重視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在受委屈;但是我有沒有真的做出一些值得人尊重重視的事兒呢?哎還是繼續(xù)做吧。

其實每個裸辭的人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拉鋸,似乎并沒有一個完全令你下定決心的理由,可以讓人不再瞻前顧后。

即使當下裸辭了,回頭也可能會生出一些后悔的情緒,因為發(fā)現(xiàn)那些工作里曾經(jīng)看起來無法忍受的,其實你是可以找方法慢慢克服的;而即使到了一間新公司,有些事情也并不會自動改變。

所以,如何判定自己列出的辭職理由夠絕對、夠決絕?

“幾年之后回顧今天,如果此時我沒有裸辭,我會因此看不起我自己嗎?”

這是真正的裸辭試金石問題

拋開氣頭上的“這家公司太TM欺負人了,我今天不走我就不姓X!”,如果你的答案是一聲心平氣和但斬鐵截釘?shù)摹皶保敲茨汶x職肯定不會后悔。

拿這個問題來回顧一下我前兩次的裸辭,就會發(fā)現(xiàn)第一次的決定還是有些輕率。

我當時第一份工作,辭職理由是覺得做的東西沒有真正的價值,重復性勞動也很多;而且老板處事的方式我很不認同。但如果真的堅持一段時間,邊忍邊找適合的下家,這樣的過渡期其實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而第二份工作,其實我很喜歡,公司的文化氛圍也合。原本是沒有打算裸辭的,但因為自己有個媒體夢,堅持要轉行,于是放棄了當時那家公司,在6個月的尋覓之后,最終開始做新媒體(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在新東家待下去,此是后話)。這次的裸辭,對于以上的試金石問題,我的回答是很明確的“會”。

對我來說,只有第二次裸辭時,我的回答才如此肯定。所以,我知道這次的離職勢在必行。

想想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你有任何的遲疑嗎?

裸辭之前,保證自己系好安全繩

跟我重復這句話:當你裸辭時,你找到下一份工作花的時間永遠比你想象中的久,而你情緒的最低點,比你想象中更黑暗。

哈哈,聽起來很消極。但相信我,大部分裸辭的人,對這個世界都過度樂觀,而對自己也盲目自信了。我第一次裸辭的時候也覺得3個月找到新工作是妥妥的事兒,結果整整半年過去了我才又開始工作。不過這也不算什么,我的阿Q精神還跳出來翻筆記說,facebook的COO Sheryl Sandberg,當年裸辭了在硅谷找工作時,花了幾乎一年呢(她的計劃是4個月)。

可能就是這個世界的運行規(guī)律吧,現(xiàn)實往往不會直接給我們所想要的(那些極少數(shù)的幸運兒除外)。所以你得至少在以下兩方面做好準備:

- 經(jīng)濟上

- 心理上

經(jīng)濟上,我覺得比較安全的方式是在了解自己每月需要的開支的情況下,預估需要幾個月找到工作,算出預備金要準備多少。——然后將其乘以二。給自己留點緩沖總是好的,而且這也會提醒你好好工作多多存錢的必要性,裸辭神馬的,要不是絕對決絕噠,還是先放放。

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則是安全繩的另外一股。第一次裸辭,已經(jīng)六個月工作沒有著落時,感覺內(nèi)心的自信一點點被磨滅,而恐懼像暗夜站在漲潮的海邊一樣漫過腳背,一點點濕涼地漲上來。這樣的恐懼感主要來自事件的不可控性——你沒辦法知道,這樣的灰暗還會持續(xù)多久。保持讓自己不被滅頂,頗要一點定力,這時候有好朋友愿意聽你叨叨是極其重要的外援。(感恩當時不僅有朋友在身邊還愿意借錢給我!感覺被治愈嗚嗚)

所以給自己打好預防針。當然,挺過來之后,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成長不少。

裸辭有什么具體計劃?

憶苦完畢,可以來說說裸辭中最好玩的部分了:裸辭以后究竟打算干嘛?

第一次裸辭之后,我考了GRE,為TEDx做志愿者辦活動,努力滴向Business Consultant轉型(雖然簡歷還是屢投不中),甚至還嘗試創(chuàng)業(yè)……

其實每個裸辭了的小天使,一定早早就在心里有了打算:投簡歷、再面試、想學瑜伽、想旅行、想在三個月內(nèi)拿到頂尖Management Consulting的Offer……

我總覺得在我們的人森和這些目標之間,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早睡早起。

起碼有80%的人有一種叫“晨間起床癱瘓癥”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聽到鬧鈴響之后,有反射性抽搐,躺在床上超過5分鐘至幾小時不等的癱瘓期。

這方面我中槍中得很厲害:第一次裸辭時,生物鐘很快被自己打亂了。早上死活起不來,晚上又不愿意早早睡——因為覺得自己欠下的事情太多了。可想而知,結果就是第二天更加起不來,不僅沒有效率,又很有負罪感,整個人就是一個大寫的惡性循環(huán)。第二次裸辭時,作息習慣培養(yǎng)得比以前好多了,但也依然覺得效率不及有正職工作的時候。我一些裸辭過的朋友也有同感。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常見的另一種癥狀,拖延癥。這個雖然癥狀有輕有重,但發(fā)病率可能還要更高,所以自由在家,就很容易變成“自由散漫”的組合。為了防止自己三個月后蓬頭垢面、精神懨懨,裸辭這事兒還是悠著點。

有句話叫“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我深以為然。裸辭建立在自律的基礎上時,才能真正讓你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

因為我尚未修到這樣的境界,所以如果我下次還有裸辭的念頭,可能會讓自己嘗試一下另一種方式:請一周年假,不拿來旅行,就讓自己專注投簡歷,找機會。雖然也會用掉一些年假,但相比裸辭,成本還是低多啦。


當你拿裸辭的試金石問題甄別過自己裸辭的理由,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也有嚴格的自律打底——那么盡情撒歡去吧~~

用幾位同樣裸辭過的朋友的話,與你共勉:

“被變態(tài)老板打壓威脅,要么繼續(xù)做要么今天走,我選擇了后者。”

“一句話,裸辭就是做出以為會驚天動地的決定之后迎來下一個新鮮的平凡。”

“如果累了,就停下來,再啟程,會遇見不一樣的風景!”


PS:小貼士,還有一件能很好衡量自己裸辭效果的事——清楚地記錄下自己裸辭的原因,你裸辭時對下一份工作的預期和實現(xiàn)的時間點。

當你再一次開始工作時,這樣的記錄會給你不少啟發(f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