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各省市展開了有償補課的專項檢查活動,對違規有償補課行為進行清理和查處。對違規有關教師作出了警告,記過,沒收違法所得甚至調離崗位嚴肅處理。(這次檢查主要針對在職教師,社會性質的補課不再此列,)
那么禁止有償補課的理由是啥?
從各大媒體社區評論上看,禁止有償補課。主要有兩個理由。
1. ?導致教育的不公平。補課的學生,相對于沒有補課的學生,他們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就好像跑步比賽中的短跑,你搶跑了,你就可能獲得更好的名次。
這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在我看來,有償補課,不是導致教育不公,而是為了彌補教育的不公平。
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極其不平衡。大城市和小城市,鄉鎮和農村,好學區和普通學區,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具有教學資源優勢地區得學生,相對于教學資源差的地區,天然具有優勢。無論在師資力量上,教學軟硬件,還有加分項目,競賽,保送資格等等方面幾乎遙遙領先。
招生政策的不公平。以北京為例,北京地區的考生,考上北大清華,只要500多分。而江西湖南安徽等等這些地方。考上北大清華,至少得650以上。為什么同是中國公民,卻有三六九等之分。
每個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面對這種不公平的現狀,卻又無力改變。為了彌補這種資源不平衡產生的差距。只有花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讓孩子補課。
2. 有償補課。導致教師差別化教學。就是上課不講,補課講。校內不講校外講。
? ? ?那么老師會不會上課不講下課講,校內不講校外講。對學生差別對待呢?
? ? ? 教學大綱對知識有三種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理解的知識,內容相對簡單。掌握,就是要熟練運用,這需要大量的時間訓練。這三部分知識的教學,都有大概的授課時間規定。那么大家想想,一節課45分鐘。一個班至少50個人左右。要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幾乎要滿堂灌。那還有不講的道理,甚至有時候要拖堂講完課程,搞的學生怨聲載道。
? ? ?另外,每個學校都會有業績考核。業績考核就是期中期末考試的分數排名。不管你有沒有進行校外補課。你的分數,就是你的業績。如果你的分數倒數,績效工資就低,綜合評估降擋。還有誰會來找你補課嗎?教學生的時候。還敢留一手嗎?
既然這樣,為什么有些學生和家長感覺老師課內和課外講的不一樣呢。
課內的教學目標是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45分鐘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照顧大多數。而課外老師時間充裕一點,也能更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講解。這才給學生和家長造成課內課外講課內容不一致的印象。(當然每個行業都有害群之馬,這種人是典型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強烈鄙視)。
所以,不是因為補課導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而是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招生政策的不公平,導致了補課這種現象的產生。
有需求就有市場。那么有人說了,我們需要補課,但是無償補課可以嗎?
我只能呵呵了。
教師是個人。他也要吃喝拉撒,養家糊口。
教師,是一份職業。遵從的是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擔不起人類精神靈魂工程師這樣的大任。
教師不是精神上的圣人。
但也不想做物質上的窮人。
最后,我想大聲喊:
你情我愿,不影響本職工作,有償的補課,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