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盧梭是一個勇敢而卓絕的人,他磕磕絆絆,歷盡艱辛,一直堅信并執著追求自己的信仰。
? ? ? ? 那些禁令,那些阻礙,那些顛沛流離都無法讓他停下自己的思考與追求,他不停地寫,不停地發出自己的聲音:關于人類不平等產生的根源,關于社會運行的模式,關于音樂,關于做人…
? ? ? 《懺悔錄》就是他一個截然不同于千千萬萬人的一個選擇,不拔高,不偽飾,在世人面前赤裸著自己的靈魂。這就是盧梭,也只能是盧梭。
? ? ? ? 他在《社會契約論》的開篇就說: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我認為他用自己一生無畏無懼的拼博對這句話進行了最好的闡釋:你要在限制與束縛中尋找,發現,確定,然后奮斗不息,直到完成自己,成就自我,做個熠熠閃光的靈魂。
? ? ? ? 而不像這段時間烏七八糟的某某圈里那些人。我不怕流露自己的真情,表達自己的拙見,因為我不是人設,我就是我,內外一致,鮮活具體,平凡普通還獨特。
? ? ? ? 鮮明獨特的人不會是多數,很多人擔心過于執著自我會被孤立,被邊緣化,我就想問你一句:屈原怕被孤立嗎?陸游辛棄疾收復祖國大好河山的愿望搖擺過嗎?盧梭一次次被禁被迫離開遠走他國異鄉,他為什么不愿意改變自己的選擇讓自己好過一些舒適一些呢?
? ? ? ? 因為他有自己堅定鮮明的思想和信念,他終生貫徹執行,就成了盧梭,而不是泯然眾人矣。
? ? ? ? 不要怕你有光,也不要擔心自己的光被埋沒。來來往往的擁擠的人群里你的同類正在從遠方,從不同的方向,甚至從古代,正向你走來。
? ? ? 想起盧梭,順便寫點自己的感想,下面我繼續分享青春和《懺悔錄》的對談。?
? ? ?
八月最后一天最后一次的打卡
? ? ? 九月正式開學,直播課結束,手機和書都沒了,但故事并沒結束,它有一個耐心尋味的尾聲。
從來最好是做好當下
? ? ? 不忘閱讀,不忘探索,不忘自己想去的方向,但還能扎扎實實地做好當下者,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