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七夕時,各家品牌官微開始彈窗提醒該準備起來了,不過今年我有禮物嗎?
等等,七夕是啥?
小時候,七夕?沒聽過啊!中學里,我在課本里讀到了七夕,當長發飄飄的語文老師默寫文化常識時,我必須知道:七月七日,婦女乞巧,稱為七夕。盡管如此,少女心的我也沒有把七夕和什么禮物聯系在一起,不得不說,商業的作用是巨大的,不知道現在考的文化常識,七夕如何該解釋。
前兩天,我及不識相的在某個媽媽群里問了一嘴,“大家還過七夕不?”
于是,我被反問,七夕?七夕是啥?
……
好吧,管他七夕是啥,作為魔都讀書郎的娘,當務之急不是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玫瑰桔梗,而是——娃要開學。與其和懵懂的男人撒嬌要禮物,不如向自己的娃大喝一聲:“儂小子作業做完了伐!”
朋友圈早已透出濃濃的開學氣息。
一方面,原來關注的旅游達人們,開始放出高峰已過,呼吁錯峰的信息,另一方面,各種開學準備也已啟動,諸如叫賣團購《小學文言文閱讀與訓練》,一下子把深陷奧數泥潭的猴驚個目瞪口呆,居然,小學就要文言文了……我怎么記得當年初中才第一次學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名字貼、名字章等開學必備佳品也一個個的曬了出來。今年的小一新生們紛紛開始曬起了學前班照片,背著書包信心滿滿。每每看到這樣的照片,我心情復雜地祝福一句,這只是個開始,只是個開始)
還有曬娃的各類良心作業,給單調而枯燥的雞娃歲月帶了些許歡喜的調調。
而蟄伏一段時間的家長群里早在一周前就開始活躍起來,對作業的,求模板的,忙得不亦樂乎。原來大家居然作業都沒有完成。看著正在磨磨蹭蹭抱佛腳的娃,我不由定了定心。
再接下來培訓班的群也開始活躍起來,機構老師也開始提醒秋季班開班事宜。
除了這些隔著手機屏幕隱隱約約透出的雞血味兒,活在當下為娘,不得不認真面對當下的暑假作業。
不管暑假里忙了多少其他,未被第一時間翻牌的學校作業,此時此刻正露出了最猙獰的笑,似乎在得意地炫耀:“讓你外面鶯鶯燕燕,別忘了誰才是真的正宮娘娘!”我頓時了一種悔不當初的趕腳。
8月初度假歸來,娃就被丟回老家。我也過了兩周猛追腦殘劇醉生夢死的兩周,這個周末殺回老家,正是開學前的預演時間。正好把最后的作文作業搞定。許久沒有吼,該練練肺活量了!
在老家愉快蹦跶了兩周的娃以幾乎喪失的生活自理能力,真正活出了爺的氣場。隨著親娘回歸,娃也面臨從上到下,骨骼重塑之痛。
開學,其實是一個新的輪回,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