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便熟悉“三毛”這個名字,最開始便是從爸媽買回的小人書《三毛流浪記》中看來,小小的人就能對漫畫中那只有三根毛的大頭男孩感同身受,時常看著心酸難過,后來又聽說有個女作家叫三毛,她與大胡子荷西在撒哈拉撒沙漠的愛情,總出現在各種情感話題中,一直沒有過多關注,只道是一個平凡幸福的女子罷了。
我覺得一開始接觸三毛讀的便是《萬水千山走遍》實在有些失策,翻開書,濃濃的悲傷撲面而來,她失去愛人的傷痛滲透在了字里行間,本來心情愉悅,一開始閱讀,便情緒驟降個百八十攝氏度吧,例如,她說:“世上的幸福快樂,總結起來只有幾種,而千行的眼淚,卻有千種不同的疼痛,打不開的淚結,只有交給時間去解”。
《萬水千山走遍》講得是三毛在中南美各國旅游的經歷,她“代表各位去走一遍萬水千山”,(若是我不那么懶,在讀這本書之前能先了解了解那些講西班牙語的國家便更好了)她的語言并存在過于華麗的辭藻,但也沒有十分樸實普通,每個國家的故事,不會千篇一律地描寫各國景點參觀等細節,必經那些東西在旅游手冊上會記載得更加詳盡吧。
三毛喜愛人文,這從她的文章中能看出,她喜歡去親近當地人,吃當地的食物,包裹著湯湯水水的taco被她形容成“土黃色的抹布,抹過了殘余食物的飯桌,然后半卷起來,湯湯水水地用手抓著,將它們吞了下去”,看到這我不禁感覺到口中傳來一股抹布的味道,雖然將我對taco的向往一掃而光,但也是對于他們連續吃了好多天taco的感受的寫實;穿傳統服飾,poncho不離身,辮兩條大辮子,于是總被人誤認為是印第安人;她對文化的尊重,坐在空空的禮堂中對臺上賣力的表演者鼓掌,這也是對懷夢者無從實現夢想的一點慰籍吧;連廁所水龍頭的水都能直接喝下(她因此染上了大腸桿菌,我覺得勇氣可嘉,我們的自來水可是誰都不敢碰的,誰知道那些水中還有什么其他的細菌呢)。
她也愛土地,并不僅僅是以游客之心對大自然的敬畏及感嘆,而是深沉的愛著,這世間的土地。“站在萬里長城的城墻上。別人都在看墻,我仰頭望天。天地寬寬大大,厚厚實實地將我接納,風吹過來,吹掉了心中所有的捆綁”--這是在敦煌。
在游歷各國的途中不免會遇上許多中國的一代移民,三毛很排斥同胞的熱情,她覺得十分不好意思吧,不希望自己去麻煩人家,她大概也不希望人家喜歡的,只是“三毛”,而“三毛”,不能全然代表她。但她對玻利維亞遇見的大使及其夫人態度有所改觀:“學到的東西不能訴諸筆墨,那是一種無形的感化和熏染,是一個人的風度言談里自然流露出來的學問,親近這股汨汨的氣質,是不可能空手而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