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喜歡做一件事?
a)? 容易程度
花時間多的事情,不一定是最有價值的事,而是其能夠做的事。忍不住去做,不一定是多么好,而是在于不難、不復雜。因為簡單,而去做。至于價值,自己會去找、會試圖說服自己。
?
不愿做和停不下是孿生的,忍不住去做某事,可能僅僅是因為不愿面對或做另外一件事。
b)? 價值反饋
感覺值,有意義,有意思。
?
愿意做一件事,是因為有期待。網絡小說更新、玩游戲時的簽到的吸引力也在此。所以找到你的期待,這種期待意義不一定有多大,關鍵是要明確、及時。
?
讓自己重復做一件事,達到精、熟,根本動力:期待有新的東西,溫故而知新。
l? 提出新問題、解決問題,都需要足夠的熟悉度。
l? 從不同角度去認識一件東西,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其。
l? 讓事情變成自己的,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
l? 去發現其中新的美。
?
2.?? 窮忙
一直慌著做事,不一定意味著你在不停進步。忙,同樣可以是窮忙。忙,并不一定是好事。 閑一會并不意味著松懈了。閑也意味著養精蓄銳。 不把拳頭收回,怎么再打。輸出需要準備、積累與整理,人不可能一直高效地產出。張弛有度,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
窮忙、窮忙,越窮越忙,越忙越窮。 為了搶先一步砍一棵樹,就顧不得去磨磨斧子。為了比搶先走一步,連前路在哪里也不看看。窮忙,可以用“蠢”字形容,春天之蟲,蠢動妄為。
?
窮忙,沒有明確方向,窮忙、窮忙,越窮越忙。一一群毛毛蟲繞圈走直到累死。沒有長遠目標,沒有自己的標準,攀比、盲從,慌慌張張,卻做了許多無用功。對于需求(得到東西或者解決問題)只有簡單認識,更多受外在影響。
窮忙是通過忙,來掩藏內心的不安,來逃避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對此問題,即為拖延)。雖有問題感覺,但不明確。
窮忙,不停消耗,卻沒有積累,因而沒有未來。
?
3.??匆忙的誘因:兩個期待
a)?? 任務量,數量的滿足感:
為 了另外一件事而加快速度:想做另外一件事,卻又不舍這件事,于是匆匆把這件事結束。例如閱讀,為了多讀書而匆忙閱讀,但粗糙的閱讀只能滿足人最淺層的欲 望,這也正是大部分網絡小說的特點。一口氣看完看的很累也很粗糙,無法真正體會這本書的精華。為了撿芝麻結果丟了西瓜。只為了看到了前方,而沒有品味沿途 的美好。得失在我心。
而減慢的一個途徑,就是增加質量的要求。例如:對關鍵的東西,知、會、精、熟。
?
b)?? 速度期待,風馳電掣的感覺:
借助快速的完成一件事來彰顯自己能力。但快只是修飾,而非本質。一味的快,可能產生很多垃圾,而失了快的本意。
快來自大量訓練,惟手熟爾。而不應主觀一味要求快。要達到的效果是:“別人看著快,而你有條不紊,并不慌張“。快不是被動技,而需要get。
?
c)?? 速度、數量的追求,其外在動力,為競爭和比較。
感覺與他人差距大,因而著急、慌張。又不能靜心提高自己,形成惡心循環。這類似治病,需從根抓起。頭疼治頭,腳疼醫腳,雖然也沒少功夫,但吃力不討好。
?
4.?? 為何停不下來?
面子抹不下(虛榮心或者自尊心);舍不得之前投入。
但知止不辱。
人有潛能去做成任何事,但不等于現在就能做成任何事。辦事與學習也不同。做事的要求的是現成的效果,當你不能立刻處理時,要果于舍棄,包括其中的利益、名譽。
“有志者事竟成”不等于“付出一定有回報”。當然,從長遠看,你的每次付出肯定會有其意義。只是,這回報可能在眼下很小,已經不合算了。項羽,一時英雄,卻是婦人之仁,可嘆。劉邦,其貌不揚,大事卻果決。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一時不舍,沒有好效果、反造壞影響。
?
5.?? 跑神和沉迷
?
跑神:被干擾,或者自己突然想到某個東西,去處理一下。不能快速結束,花了大量時間。忘了、耽誤了當時正在做的事。
沉迷:只再要一點點。陷進去,往往是一步、一步的。(一個問題接一個的問題,似乎解決了不少)。一個一個,似乎收獲不少,忙得不亦樂乎,時間就是流失了。
?
你也沒有閑著,而你的主要問題卻解決甚少,你最關心的反而產出很少。發現不對,想抽身,但又舍不得之前的投入:感覺快解決了,也需只要一步。
一 方面,希望自己專注進步,感覺上述東西沒多大價值;另外一方面卻又忍不住去做。理智與感覺的矛盾、對抗。這些事后,內心懊悔自責,對自己的自制力越來越悲 觀。似乎很容易沉迷,意志力非常差。內心所期待的意義與能感覺的瞬時價值感受發生沖突。感覺不對,又停不下來。為何一方面感覺懊悔、自責,另外一方面卻又 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其上面?
?
為何分心跑神?為何沉迷?為何知道應該努力而不去行動?兩點誘因:可滿足某些欲望,可逃避一些困難。
?
理智認為不應該,而行動卻不受控制。有時可以按理智行動,如做客人時說不餓。但更多時候,人們屈服于感官上的要求。如煙癮的人,知道大家都說吸煙有害健康,卻有忍不住去吸。甚至最后在理智上放棄自己,“既然你們批評我,我就做你們說的那種人,但一定要保持我這種嗜好”。
?
對于分心,可記錄每次的分心事件(番茄工作法)。分析是否在逃避一些困難,若是可考慮如何降低難度。對于沉迷,可加強對于良好替代行為的激勵刺激,并加強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