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58歲時寫出《堂吉訶德》。作者模仿騎士傳奇的寫法,描寫堂吉訶德和他的侍從的“游俠史”。
1
西班牙鄉紳吉哈達快50歲了,是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小貴族。由于愛讀騎士文學入了迷,立志要掃盡人間不平。他改名堂吉訶德,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找到了一柄生了銹的長矛,戴著破了洞的頭盔,要去游俠,鋤強扶弱。他雇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騎了驢兒跟在后面。堂吉訶德又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像為他的女恩主。
于是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因此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直執迷不悟。
他把鄉村客店當做城堡,把老板當做寨主,硬要老板封他為騎士。店老板樂得捉弄他一番,拿記馬料賬的本子當《圣經》,用堂吉訶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著實打了兩下,然后叫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
受了封的騎士堂吉訶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做巨人,沖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群當做軍隊,沖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桑丘·潘沙一再糾正他,他總不信。他又把一個理發匠當做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做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他把一群罪犯當做受迫害的紳士,殺散了押役救了他們,要他們到村子里找女恩主去道謝,結果反被他們打成重傷。他的朋友想了許多辦法才把他弄回家去。
2
堂吉訶德所做的這些事沒有一件事不失敗,貽笑于現實社會,而他卻渾然不覺,依舊是自行其是。 他的這些行動不但給別人造成傷害,也往往弄得自己頭破血流,遍體鱗傷。一系列冒險生涯中,他被打掉牙齒,削掉手指,丟了耳朵,弄斷肋骨,但他執迷不悟,一直鬧到險些丟掉性命,才被親友送回家。
臨終前,他醒悟過來,不許他唯一的親人侄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說的人,否則就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他說:“我從前是瘋子,現在知道那些書上都是胡說八道,只恨悔悟已遲。”
這個人物的性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另一方面他代表著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
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幾乎誰碰上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桑丘·潘沙本來為當“總督”而追隨堂吉訶德,后看無望,仍不舍離去也正為此。
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但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對于被壓迫者和弱小者寄予無限的同情。從許多章節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以熱情的語言歌頌自由,反對人壓迫人、人奴役人。
正是通過這一典型,塞萬提斯懷著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義的終結。這一點恰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舊的信仰解體、新的信仰(資產階級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斷裂時期的社會心態。 ?堂吉訶德此人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
3
英國詩人拜倫在他的名著《唐璜》中,高度贊揚“堂吉訶德,永遠追求正確的東西。”
塞萬提斯是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人。他一生坎坷,大器晚成。父親是醫生,在各個城鎮之間做游醫。塞萬提斯小時候隨父親四處游歷,他的知識主要來自于生活。
塞萬提斯生性活潑好動,青年時報名參軍,并在戰爭中負傷,左手殘疾。戰爭結束后,他又在放假途中,遭海盜劫持被賣為奴隸,5年以后才被親友贖回。不甘寂寞的塞萬提斯努力追求名譽和幸福,但是在58歲以前他一直運氣不佳。在文學的道路上他很有創作的熱情,嘗試寫過詩歌,劇本,傳奇,書評等等。
塞萬提斯寫作《堂吉訶德》時已經50多歲。當時,荒誕的騎士傳奇在西歐各國早已銷聲匿跡。而在西班牙,仍然風行一時。他對此深惡痛絕。因此鄭重宣布,自己創作的目的就是要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干凈。
《堂吉訶德》以后,西班牙再也沒有出版過一部騎士小說。堂吉訶德一生執迷不悟,臨死時卻幡然醒悟,小說嘎然而止,突出了結局的悲劇氣氛,點明了主題。塞萬提斯在猛烈抨擊騎士小說的反現實主義傾向的同時,也以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塑造了,唐吉柯德和桑丘.潘沙,這兩個不朽的形象。《堂吉柯德》標志著西班牙古典藝術的高峰,塞萬提斯也是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家的先驅。
4
魯迅先生曾將堂吉訶德精神概括為,“毫無煩悶,專憑理想勇往直前去做事。”而與,“一生冥想,懷疑,以致什么事也不能做的哈姆雷特”相對照。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出現了堂吉訶德熱。尤其是抗日戰爭初期,許多熱血青年,義無反顧地投身戰爭。他們自稱堂吉訶德,或堂吉訶德先生的門徒,重視的正是堂吉訶德為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在現實面前跌得頭破血流。
騎士八大美德 :
謙卑(Humility)、榮譽(Honor)、犧牲(Sacrifice)、英勇(Valor)、憐憫(Compassion)、誠實(Honest)、公正(Justice)、靈魂(Spirituality)
日本有武士精神,他們效忠的是天皇。中國有俠道,他們效忠的是天,以及天定的道德準則,有所謂的替天行道。而西洋的騎士精神最為浪漫,他效忠的如果是一個女人,也絕不會成為別人的笑柄。
騎士精神,信奉于一種信仰。站在孤高的峰頂,任由風左右著已破損的衣衫,拍一拍滿是土灰的鎧甲,抬起沾滿血漬的臉,微笑,凝望遠方......
堂吉訶德的理想主義品格,令人回味不已。嚴肅與滑稽,瑣屑與偉大,庸俗與美麗,如此的水乳交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