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alone is poor who does not possess knowledge
沒有知識,才是貧窮。
本文依據 Xdite寫的《普通人如何做到30分鐘讀一本書并做完筆記》進行的實踐。
Step 1:這本書我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書名《TED TALKS 演講的力量》如何讓公眾表達變成影響力。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蔣賢萍 譯
我最想要在書中得到的一個解答:如何有理有據有深度的闡述觀點。
問題的動機: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
Step 2:30分鐘內摘出16個關鍵字
16個關鍵字:給予、吸收、解釋
今天30分鐘內只整理出這3個關鍵字。
Step 3: 針對關鍵字,整理出3-5個重點
1、給予。聽眾在意的不是你履歷,不是你的公司,不是你的團隊。或許自己覺得自己的團隊或公司非常有趣,但是聽眾更在意的是能夠得到什么。
2、吸收。觀點不是被塞進聽眾的大腦里的,而是要讓大腦吸收。
3、多用類比的方法解釋概念。
Step 4:復述心得
上傳中請稍候…………
做完筆記后立即錄了音。
有人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
當聽眾愿意聽我們闡述觀點的時候,他們付出一種一旦給予便無法收回的東西,那就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必須花時間,精心準備。
闡述觀點有時候會不可避免的陷入,自我銷售的大坑里。比如介紹自己的公司,介紹自己的背景,團隊等等。關鍵是這些不是聽眾愿意聽的,他們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他們希望能夠解決自己的困惑,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奇妙的想法。
建立信任的紐帶
觀點不能被塞進大腦,而要讓大腦吸收。
與聽眾建立必要的聯系,才能讓觀點成功的傳遞。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們習慣用各種方式保護,保護自己的武器有:不信任、不喜歡、懷疑。解除武器的方法:與聽眾進行真誠的眼神交流、學會自黑即自我貶低、展現脆弱就如同上朝不帶佩劍一樣,從而使聽眾放下武器、真誠的微笑。
層層遞進的……
我們無法用未知解釋未知,神經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都有大量的實驗證據表明,理解是層層遞進的,每一層都是建構上一層的基礎。傳遞觀點,需要從自己已知的地方開始,一點點的增加。使用精妙類比是非常好的方法,類比就像一座橋連接已知和未知。只是一個簡單的類比就可以解釋清楚一個重要的概念。
意外收獲-幸福
不要把你的幸福寄托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