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有位叫Amy的博客好友給我發來郵件,向我傾訴她內心的苦惱。她說,自小,自己就是位胖嘟嘟的人見人愛的小姑娘。長大后,是位有著開朗的性格和溫暖的笑容,并頗有上進心的姑娘。從小學到碩士研究生,雖稱不上學霸卻也品學兼優。而一直不離不棄地緊密相隨的,除了不錯的成績,還有居高不下的體重:從高中起,她的體重一直跟身高平齊。她自嘲說自己胖若兩人。
因為開朗的個性,Amy人緣頗好,身邊朋友挺多的,異性朋友也不少,可馬上要跨入三十而立的年齡了,卻從沒有享受過被表白的幸福。也想過減肥,但雞湯喝多了的她總安慰自己:真正愛自己的人愛的是她美好的內在而不會在意自己身上層層的脂肪的。
某次隨哥哥參加一個活動,Amy對哥哥的一位同事一見傾心。從哥哥那證實男神尚沒有主,Amy鼓起勇氣向心中的男神表白,卻被委婉地拒絕了。不久后卻在街上偶遇男神攜一身材苗條的女子逛街,倆人表現親密。
Amy問,為什么男人都這么膚淺?為什么看不到她美好而善良的內在而只關注她胖嘟嘟的外在?
我看了Amy隨郵件附上的相片,笑容很美,很可愛,可真的是太胖了。
我回問她:你知道自己胖是什么原因嗎?
Amy回答說,自己從小就有點胖嘟嘟的,而且特別喜歡吃,不開心了,用吃來發泄;開心了,用吃來獎勵自己;有壓力了,用吃來減壓……
我說只要不是病理性的胖,那好辦,減肥,管住你的嘴,少吃多動。Amy說說,那好難啊,我沒有你那吃不胖的體質。
其實,我也胖過,我深深知道胖若兩人的那種沉重感?,F在大家都知道我愛吃卻不胖,卻忽略了我一直愛運動而且不濫吃。比如,我堅持長跑十幾年;比如,就算在懷孕期間,我也保持著適度的運動;比如,我戒掉宵夜十幾年了……
我也曾帶著好奇認真地觀察了身邊的人,或同齡人,或不是同齡人。發現不少人(包括男性和女性)的“墮落” ,都是從疏遠運動并任由身體橫向發展開始的。
有些人在學生時代清瘦可人,卻在走進職場后忙于各種應酬和享樂,又不節制飲食。不出三五年,就陸續有人從清秀的少年(少女)變得腦滿腸肥,滿臉橫肉,臃腫不堪。而且當中不少人還伴隨著事業或者愛情的不如意,然后不斷埋怨社會的不公平,自己的懷才不遇,遇人又不淑。滿滿的負能量。
但依然會有不少在進入職場十幾年后人,依然熱衷于把自己管理好自己身體,其中不乏企業里的高管或者技術精英。有一句話,管理不了自己的體重,何以管理自己的人生。這話有點絕對,卻不無道理。
記得村上春樹說過,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養的是什么,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我深以為然。
我們可以不追求女明星那樣的骨感,但也不要任由肥肉橫生。
在給姑娘的回信上,我寫道:這是個看臉的世界,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厚重的肥肉來了解你善良美好的內在。
? ?是的,雕琢內在很重要,但千萬別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外在。在顏值是巨大生產力的現在,沒幾個人有耐心撥開你層層的肥肉看到你美麗的靈魂。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請不要在最美好的年齡選擇做一個胖子。
? ?Amy給我回信說:沒想到你也是一個膚淺的人。
? ?之后,Amy沒再給我的博客留言,也沒再給我寫郵件。因為各種忙碌,我也淡忘了這事。
昨天打開郵箱,竟有Amy的來信(Amy的來信附有之前我們的郵件往來內容,于是,我一下子想起了整個故事。)。
同樣,Amy隨郵附上一張近照。照片上的她談不上骨感,但絕對算得上苗條。甚至看起來有種清新脫俗的氣質。如果不是有前后郵件相聯,我一定不會覺得這是同一個人,完全判若兩人啊。
看著相片,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每一個胖子都是潛力股。胖子想變美,不用去整容,減肥就行。
Amy在郵件上說,當時收到我的回信挺生氣的,但又好奇,如果自己真的變瘦了會是什么樣子。
于是,Amy用當年高考和考研時的堅持不懈,用了近兩年的時間硬生生減掉了近四十斤肥肉?,F在雖還稱不上索,但真的感覺自己脫胎換骨了。
Amy還說自己不會一味追求消瘦,所以減肥期間堅持的是營養師給的配餐方案,應該算是健康減肥了。自己對目前這種狀態非常滿意。
瘦下來后,Amy還發現身體比以前更健康了,精力也更好了。而一個月前,事業上了一個新臺階,也體驗了被帥哥表白的喜悅……
Amy說,我曾一度覺得你也是一個膚淺的人,竟覺得不能掌控體重的人不足以掌控人生。但這兩年的經歷卻讓我深深認同了你的觀點。以前我覺得嫌棄我胖的男人不值得我愛,現在卻覺得連自己都嫌棄的體重,憑什么讓別人深愛。
我由衷地為Amy遇到更美好的自己感到高興。也希望她能保持這樣的心態、這樣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