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退敵》古琴曲,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中孔明彈奏的曲子,這個曲子當然是現代人所做,具體是誰,我沒有考證。不過曲子確實是非常好聽。
曲子好聽是一回事,我所說的是,司馬懿與諸葛亮真正是知音。諸葛亮是彈琴高手,以琴聲傳遞信息,司馬懿則通過琴聲明白諸葛亮的弦外之音。雖然各為其主,卻命運相同。
從對話中可以看出。
司馬懿:“這錚錚之音,如驚濤拍岸,風卷殘云,指端似有雄兵百萬?!?br>
司馬昭:“父親,我怎么就聽不出來?”
司馬懿:“你聽,似山澗小溪,清澈見底,非心曠神怡者不能為之。諸葛亮定然是胸有成竹?!?/b>
司馬師:“父親,幾根琴弦豈能如此傳神?”
司馬懿:“心亂則音噪,心靜則音純,心慌則音誤,心態則音清。聽諸葛亮彈琴,如觀其肺腑也。我能為諸葛亮知音,不勝榮幸!傳我將令,后隊改前隊,兵退北山。”
司馬昭:“父親何故退兵?”
司馬懿:“你不知諸葛向來用兵謹慎,不曾弄險。今城門大開,不見兵將,城中必有埋伏。再者諸葛亮琴聲中又含殺機。我兵若進城,必中其計?!?/b>
(此時諸葛亮由于緊張出錯....)
司馬懿猶豫片刻,說:“快撤!”
這其中的“我能為諸葛亮知音,不勝榮幸!”倒j是真切之語。
司馬懿說,聽諸葛亮彈琴,如觀其肺腑也。難道不知是座空城嗎?妙就妙在這里,要細細品味,胸中百萬兵是境界。
“心亂則音噪,心靜則音純,心慌則音誤,心態則音清?!啊边@點對古琴的感悟真好,是從實踐中得到的。所謂十指連心,古人說:神與意合,意與心合,心與指合,指與弦合。
如果再仔細想想,古琴的聲音有多大,司馬氏能聽到寫?加之戰馬啼聲,兵士人聲,就是聲音再大的琴聲,怎么能讓司馬氏聽得這么清楚,倒象是兩人對坐交談的樣子。這正是妙處,在一個空字。
諸葛亮《空城計》老版三國演義百看不厭!_騰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