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是一個著名的戰例。諸葛亮用兵不多而能退去司馬懿十五萬雄兵,令人震驚。諸葛亮僅僅只因為猜透了司馬懿過于謹慎才冒這個險的?這似乎不免令人生疑。所以在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后,有人賦了一首疑問的詩:
瑤琴三尺勝雄師,
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
士人指點到今疑。
其實這其中大有文章。在解答前,先把《三國演義》那段原文擇錄如下:
卻說孔明令馬謖等守街亭去后,猶豫不定。忽報王平使人送圖本至。孔明喚左右呈上圖本。孔明視之,拍案大驚,眾曰:“承相何故失驚?”孔明日:“吾觀此圖本,失卻要路,占山為纂。倘魏兵大至,四面圍合,斷沒道路,不須二日,軍自亂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歸?”
長史楊儀進曰:“某雖不才,愿替馬幼常回。”孔明將安營之法,一一吩咐與楊儀。正要執行,忽報馬到來,說:“街亭,列柳城,皆盡失了!”孔明跌足長嘆日:“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
忽喚關興,張苞吩咐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擊,只鼓噪吶喊,為疑兵驚之。彼當自走,亦不可追。待軍退盡,便投陽平關去。”又令張翼先引兵去修理劍閣,以備歸路。又密傳號令,教大軍暗暗收拾行裝,以備起程。又令馬岱、姜維斷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諸軍退盡,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報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軍民,皆人漢中,又遣心腹人到冀縣搬取姜維老母,送人漢中。
孔明分配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里搬運糧草,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往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往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叫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乃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然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塵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叫后軍做前軍,往此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天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于是兩路兵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日:“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而去也。吾已令興、苞在彼等候。”眾皆驚服曰:“承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只止二千五百,若棄城一而去,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一則空城計的故事,歷來被人們傳頌、贊嘆、仿效。古代兵法學,現代謀略學都只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去認識其中的奧秘。但從沒有人從氣質和氣量的角度來認識這一問題,吳慎教授是從氣度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
諸葛亮是懂養生、五音、八卦和能掐會算智慧過人的軍師,他用五音應五臟的學說,以操琴加超凡的氣質攪亂了司馬懿的心,才退了敵兵的。吳慎教授是讀了許多遍《三國演義》以及有關諸葛亮的文獻書籍而悟出來的。當然,對他用操琴音樂退兵,就能說出理由來,如果你們仔細分析原文,就可以看出用音樂戰敗對方的蛛絲馬跡。
歸納起來,諸葛亮在空城計中用音樂為戰略的原由有五:
▼ 音樂戰略一: 當諸葛亮知道馬謖街亭失守后,只是“大驚”,并沒有亂了心,而是沉住氣有條不紊地安排了十幾件事。這正是一個高級軍師所具備特有的“氣質”:遇驚而不亂。
▼ 音樂戰略二: 當司馬懿領兵前來,兵臨城下,諸葛亮吩咐:“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請注意,這里先是大開四門,這是諸葛亮用的“奇門遁”擺陣法,先給敵兵一個摸不清的氣氛;接著是他“吾自有計”,就要聯想到諸葛亮的一生業績。他在進行著名聯吳戰曹的赤壁大戰前,來到東吳,舌戰投降派頭子張昭時,說過的一段話:“昔高皇數敗于項羽,而該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失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可以說,此時諸葛亮已經想到劉邦用四面楚歌打垮項羽的情景,他對此戰是有著深刻研究。他要用音樂的力量來戰勝司馬懿,創造一個奇跡。
▼ 音樂戰略三: 諸葛亮這時才“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當時是建安六年夏五月,不是冷天,何以要披鶴氅?這是高級軍師和天接通,要施法的衣缽。仙鶴之氅是有靈性的。焚香彈琴為何要焚香?何況又是在野外?懂得易理天書的人都知道,火是有靈性可通天的。有個“布陣法”,就是焚香——用香之煙架橋,把人的要求傳給上天之神,再把神力傳下來。諸葛亮這時不是彈琴,而是操琴,這是非常有講究的。彈只是一種力;而“操琴”是加上氣功。古時候,操是琴曲的一種,如龜山操、猗蘭操。諸葛亮這時用操,就是把自己多年修煉的能力加到操的琴曲上,使得司馬懿一聽到此曲,就心慌意亂,摸不清諸葛亮的意圖,使他自己多疑故而退兵的。
▼ 音樂戰略四: 諸葛亮為何不選用其他樂器,就和五音對五臟之理論聯系起來。攪亂軍心是作戰常用的作戰手法,特別要攪亂對方主帥的心是關鍵。諸葛亮豈能不知這一點。而琴是屬火為徵音,《黃帝內經·素問》說:“在音為徵,在聲為笑。”諸葛亮此時操琴正是“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如果他不懂音樂,為何要笑呢?他不會去唱?去呻?去喊?或者閉目搖頭晃腦?不,這樣都不行,惟要笑,才能合乎五音配五臟的原理,使音樂能量發揮最大的作用。
▼ 音樂戰略五: 《三國演義》還記錄了司馬懿看罷大疑,便到中軍,叫后軍做前軍,往北路而退。他的次子擋住:“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下邊應加:這時司馬爵又覺得次子的話有一定道理,抬頭又朝諸葛亮望去,只見諸葛亮還是那樣笑容可掬,不覺使他一震,隨著一陣猛烈急驟的琴聲傳來,好像一條條線索綁住他的心臟,霎時憋得喘不過氣來,頓覺眼前一黑,險從馬上摔下。這時眼急手快的次子伸手扶住了司馬懿:“父親大人,你是怎么了?”司馬懿一只手捂住胸口:“不知怎的,,我聽到這琴聲就難受,快點退兵。”于是兩路兵馬皆退去。
想必,司馬懿在事后回想,這么大好的時機,卻落入了諸葛亮的圈套,一定勃然大怒。那么,問題來了:大怒時,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危害?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性喜順暢豁達。如果長期郁憤,可以導致肝氣郁結,引起生理功能紊亂。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憤怒會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內紅細胞數劇增,血液比正常情況下凝結加快,心動過速,這樣不僅會損傷心血管系統,更會影響肝臟健康。
調查結果表明:易怒的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臟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因此,肝臟患者務必保持心胸開闊、積極樂觀,這樣才能達到治療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不只是司馬懿,在我們的生活中,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這使得很多人成為一點就著的“炸藥包”。現代人脾氣越來越大,生氣成了家常便飯,殊不知,生氣可以讓人變丑、加速衰老,并會導致各種疾病。
怒傷肝,用養肝精油來幫助我們把怒氣煙消云散吧~
==平衡小柅養生按摩精油 香照生木10ml?==
【功效】肝膽排毒衛士 ?疏泄心火
【用法】涂抹在肝膽腹部、腳底。
同時,剛剛過去不久的父親節,平衡族送的大禮包還沒在繼續中哦~全店任購一產品,贈送【爸爸的小禮物】一份。(平衡族訂閱號可以購買)
活動時間:2016年6月19-26日
父親節,讓曾經容光煥發的老爹,再傲嬌一次!!
你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