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很多專家、學者早就對中國的高考”研究“了個遍,從主客觀,從利弊面來論證高考體制。有的憂國憂民,有的以示權威,還有的迷惑民心。該說的被這些專家們都說完了。婍妤持一種觀點,存在即合理,也有可能中國的高考才是全世界教育體制的頂端。
? ? ? 每年6月又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學霸們順利過河,學渣們跌進深淵,還有一部分又回到原點。大人們也是對中國的應試體制各執一詞,但普遍較悲觀。其實高考發展至今,過來人難道就沒有發覺,現在社會已經慢慢的擺脫“一考定終身”的魔咒了嗎?
? ? ? 從藍翔、新東方類的專業技工學校到萬眾創業可以體會到,這個社會的生存方式其實很多。我們遲早都要進入社會,只是每個人進入社會的“憑證”不一樣。學歷證是一塊敲門磚,起點上貌似比沒有這張證的人要高。但別忘了,起點既成事實,終點卻是未知。有多少人擁有良好的起點,卻倒在了終點,甚至是半路。越是未知,才越值得開拓。探索未知需要更多的閱歷,生活經歷、勇氣膽識、智慧信念、終生學習的能力等等等等。
? ? ? ? 社會的發展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專業技能學校培訓的就是一技之長,學成過后,基本都能在社會上立足。同等條件下,思維活躍的、樂于改變自己的那些人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一些新的切入點——創業。比如近幾年很火的幾類,有理發連鎖店、中式連鎖餐飲、汽車美容和維修店等。同等起點下的人有了不同的歸宿,這區別,就源于思維。
? ? ? ? 這邊廂你再看看,很多朋友在技能培訓學校學習設計軟件,去了設計公司;學習IT,也跟著搞互聯網;學習電工接工程,學習會計搞財務,學習表演跑龍套,還有學習逗比當網紅,太多太多。
? ? ? 靠體力吃飯的多,靠智慧吃飯的也多,還有光靠臉吃飯的。所以社會上生存方式多樣,不要單純的認為高考是唯一能改變人生的途徑。只是太多人因為閱歷和知識程度尚淺,思維局限和僵化。
? ? ? ? 60.70后有很多小學或初中畢業的在社會上混的很不錯的案例,然而,這并不能證明讀書無用。相反,很多企業家在一步步摸索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充實學習、不斷閱讀書籍,還經常參加企業家培訓、MBA管理課程等,他們已經把提升自己當做了一種人生使命。這些人的名利積累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感嘆自己過去讀書太少。以前,大部分人輟學下海是因為家里實在太窮,沒有出路,不改變現狀就會餓死。難道我們現在擁有的條件比他們差?
? ? ? 影響一個人的成就,除了先天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外,更多是后天的造化。或者說是改變自己、改變現狀的欲望吧。
? ? ? 能力不夠欲望無窮,卻懶于成長和改變,這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 ? ? 能力強卻懂得知足,幸福則常伴左右。
? ? ? ? 農村的人其實活的比城里人舒服,因為他們能力和欲望基本對等。能力和欲望兩者的比例一點點微妙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你的幸福程度。
? ? ? 多讀書,讀好書,因為讀書能開闊視野,開拓思維。讀的越多,你會發現知識的海洋沒有盡頭,正所謂人懂得越多越知道自己的無知。
? ? ? 舒妤認為,九年義務教育一定得上,因為這是建立初級思維的階段,大學是思維轉換的一個過渡時期,進入社會后思維的強化就得靠自己去努力了。
? ? ? 父親曾經教導我:世界上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名叫“婆娑”,據說那里住著都是神仙,凡人如果想到達此地,只有一種途徑,那就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