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類似的情緒,打開多年前的樹洞,找到了一些死去的回憶,它沒有攻擊我,而是溫暖治愈著我,邊看邊笑我可真是個寶藏女孩。
當年那個女孩都可以,那6年后的我一定也可以,如果說比當時多了什么,有對自己的認知,對情緒的掌控,有努力工作換來的經濟底氣,有說離開就離開的勇氣。
戲劇性的是,6年前被我記錄在日記里的人,我們共有了一些浪漫的回憶,也正在經歷逐漸疏遠,前段有多甜蜜此刻心里就有多不甘,我以為這一次是雙向奔赴,我以為這一次是童話,或許還期待童話就是我天真的地方。世上本沒有童話,童真在心里世界就都是童話。
“如果說我愛著你,而你也愛著我
結果還是有段跨不過的距離,
這時離開還依舊美麗~
我想那就不是我的問題,那不過是--人與人的關系”
感情是在什么時候發生了變化呢,我們不是心意相通的么,他的早安晚安,他的隨時分享,他的語音電話,我又是在什么時候漸漸迷失了自己,一心系在他身上。以甜蜜為誘餌,設陷引我入局,我放下心防,又突然冷漠離開,我暗自神傷。但沒有人是設局者,行為都只是心意的折射。
為什么我總是失望呢,是不是我的期待就太不切實際,下次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呢
晚上在西西弗看了一整晚書,《心的重建》里提到,愛意并不來源于某個人,而是一直在我心里,時刻等待著我去發現它。如果我值得被愛,他卻還要離開,那么就不會是命定的人。突然豁然開闊,和他相處的時候好像又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感恩他的激活,但確實情節浪漫多是源自于我的內心。我覺得夜景浪漫,我腦補繁星燦爛,我感受課堂曖昧,都是因為我情感充沛,積極樂觀,中年少女還可以做夢。
因為什么惋惜呢,因為他的條件他的光環,可惜那些無論如何都與我毫無關系,我并不能擁有他人的屬性又何談失去。
因為他的美好品質,專注鉆研、文藝細膩、體貼溫柔,確實值得愛一場,我也沒保留。如果說有從中學到的什么,那就是相處時多傾聽,少些自我表達,有時候傾聽就要放棄自我表達,幫助對方抽絲剝繭理清情緒。
如果有下次我還是要毫無保留勇敢的面對!
面對失去,23歲時哭著說再也不要了,30歲時笑著說下次還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