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秀的國外作曲編曲教程請戳這里哦:作曲編曲相關講座資料翻譯整理
原文地址:初心者理結とハルさんの作曲入門講座
第15天:創作旋律需要的是理論?還是才能?
悠:理結,最近作曲學得怎么樣了?
理結: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學習了初步的作曲理論相關的內容,但還是很煩惱,不知道要如何運用到實際的作曲中來。
悠:這樣啊。也就是說,雖然學習了和弦、大調、伴奏之類的內容,但是它們之間都是相互分離的,沒辦法好好地把它們結合在一起,是這個意思吧。那么,我們就進入到旋律線的創作方法的相關內容吧,在此我們會運用到我們所學習過的那些理論的。
理結:那就拜托了!
悠:那么,對于這一節的標題《創作旋律需要的是理論?還是才能?》,你是怎么想的?
理結:很多藝術家不是都會說“旋律就從天而來了”之類的話么?因此,我覺得作曲需要的是感覺(Feeling)。
悠:嗯,沒錯。畢竟“完全不懂音樂理論的人突然就想出一條非常棒的旋律”這種事情也是有的。但是,如果從思考旋律的速度(pace)、所思考出來的旋律的平均水平這個層面出發的話,到頭來,音樂理論還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說,標題中那個問題的答案是“理論與樂感都需要”。
理論能夠提升才能的水準
說到音樂,那么一個公認的事實,就是想象力、創造力這樣子的東西是最為重要的,但同時,如果我們掌握了作曲理論的話,那么就能夠讓這樣子的才能/樂感之類感性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即使是靠著才能、想象來創作,旋律也要遵守音樂的規則來進行創作。
此外,所謂的理論,就是通過前人們的智慧與歷史所定義好的東西。
對于一首曲子的創作,不僅僅只靠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要與迄今為止無數的音樂家們所創造的音樂歷史、DNA相融合,這樣一來,毫無疑問,是能夠創作出很棒的曲子來的,對吧?
即便是你腦海中浮現的旋律,那也是自己的知識/經驗所形成的數據庫與別的什么東西產生化學反應而誕生的產物。
因此,如果自己的知識/經驗提升了的話,那么毫無疑問的,旋律的質量也會提高。
同時,負責“知識”這個部分的,就是作曲理論了。
只靠作曲理論能創作旋律么?
事實上,旋律這個東西,只要有了作曲理論就能夠創作出來。
擁有某個不錯的和弦進行,我們就能夠判斷出使用哪些音是合適的。
這樣一來就能夠創作曲子了。這樣一來,基本不需要什么想象或者樂感之類的東西。
不過,前面說到的音樂理論,都是作曲人各自通過自己的經驗而掌握到的東西。
因此,每一個人所創作的曲子都會出現不同的色彩(Color)。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個色彩的質量(水平),或許也能夠被稱為樂感。
不要覺得自己沒有才能就作罷
上面所說的才能,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所表現出的一種標識(Identity)。
確實,也有些人是一出生就有著出眾的才能/創造性。
但是在作曲與音樂中,并不是只靠這些就能夠決定一首曲子的好壞的。
你有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才能,而放棄作罷過嗎?
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是長年累月地努力學習作曲理論、積累以經驗從而能夠創作出擁有自己風格的曲子的那些人。
在哀嘆于先天的才能與樂感之前,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如果你已經感到一時萎靡不振,開始感到厭惡的話,暫時離開也是很重要的。
煩惱、遺忘這樣子的過程,對于磨練自己的感性也是十分有效的。
總結
本次講座“創作旋律需要的是理論?還是才能?”
- 要創作很棒的旋律線,理論與才能兩方面都是需要的
- 浮現在腦海中的旋律,是通過自己的知識/經驗誕生的東西。只要自己的知識/經驗有所提升,那么旋律的質量也會提高。
- 擁有某個良好的和弦進行,然后我們就可以判斷出使用哪些音是合適的,這樣一來只靠作曲理論就能夠創作曲子
- 即便是在陷入僵局的時候,在哀嘆于先天的才能與樂感之前,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有的時候,中斷一段時間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