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朋友說:“你講《窮爸爸富爸爸》,說富人不為錢工作,說的很輕巧!我現在一天不賺錢,我日子都沒法過了,我有車貸房貸要還,經濟壓力巨大,我不僅想賺錢,而且我想更快的賺錢。”
我說:“恭喜你答對了,窮人都是這么想的,這是多數人面對需要對未來投入的時候所給出的標準答案。”所謂的富人不為錢工作,不是說不工作賺錢,而是把工作之外的時間關注建立資產上。因為我們接觸的大多數人,都是靠賣自己的時間賺錢的,而且從小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被灌輸著:擔心時間賣不出去——也就是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不僅能賣出去,還能批發出去,比如找一個國企甚至是央企,或者是公務員的工作,人們才會有安全感。
人們為什么這么看重穩定的工作呢?就是因為人們對金錢的認識,就是因為人們用一份時間換一份金錢的想法,這樣穩定的工作就是把一輩子都打包賣出去了。他沒想到的是,越是穩定,實際上打的折扣會越大,然后人們想著就是提高售價。
第一種,就是單位時間賣更高的價格。也就是提高工資收入,或者考更高的學歷,或者評更高的職稱。第二種,就是賣出更多的時間。你看很多人除了上班,業余時間跑個滴滴,或者做一個親力親為的生意,你說用時間換錢的人也有賺的不少的。我們所說的窮人不僅僅是指的金錢上的貧窮,還包括時間上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人,也就是時間貧窮。
另外,我們發現一個規律:用時間換錢的人他們單位時間賺到的錢可能會越來越多,但是幸福感和快樂指數并沒有隨著大幅度提升,甚至變得更加焦慮。用時間換錢的人習慣了以后,你會發現他甚至都不會放松了。我們看到了太多的這樣的例子,一個十年前、二十年前整天急著想要賺快錢的人,到了今天怎么樣呢?他還是整天心急火燎地想著賺快錢!而且仍然是經濟壓力巨大。而一個十年前、二十年前業余時間想著建立資產的人,到了今天他已經能夠躺著賺錢了,也就是獲得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
也許在人們心里那個想著賺快錢的人,他的能力更強,但是就是由于人們不同的選擇,在同樣的時間里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果。有的時候這種結果的差距遠遠超過你最瘋狂的想象。人們都在整天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是我們看到人們的選擇之后,我發現,人們對選擇的力量并沒有更深刻的認識。
比如說同樣的10萬塊錢在十年前,現在是17年12月底,假如說在07年12月底,你拿這10萬塊錢,你有幾種選擇?有的人會選擇買一輛車,有沒有呢?那這10萬塊錢的車到今天的話會價值幾何呢?更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它還要花掉你很多的錢。還有一種是存銀行,按照長期定存的利率來算的話,十年前你存10萬塊錢,現在可以拿到多少呢?大概是18萬。還有的人買股票,假如說你十年前買的是中石油,那到今天會有多少錢呢?會有4萬塊錢?那如果當時買的是騰訊的股票,10萬塊錢變成了多少錢呢?400多萬。
也就是說在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后,因為你運用了完全不同的金融工具,一筆數額不大的錢,10萬塊錢產生了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時間價值,而且這個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數字上,它對你的人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每個人單純的知道“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還是不夠的,我們要知道如何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悅享聽書友會,幫助人們實現在家庭、生意、人際關系、健康、心理、精神六個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得到平衡協調的發展!書友會的愿景:我們要用15年時間影響一億中國人讀書,幫助一千個家庭實現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