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一門“技術”,正如烹飪需要食譜,溝通也有它的“秘方”。
與人溝通時,不善溝通的人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善于溝通的人懂得遵守一定的法則,懂得如何措辭,懂得與人溝通的精髓是什么,最后往往能實現高效溝通的目的。
以下就介紹幾種幫助人快速溝通的技巧:
1、亞佛斯德定律:以對方的需求為切入點
和別人溝通時,如果你能找到他內心的需求點,并能引導這種需求,那么你就可以快速達成溝通的目的。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恰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村民們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可是,戰爭爆發了,戰火無情地摧毀了他們的家園。他們家破人亡,食不果腹。
就在這時,一位富翁經過此地。他看到村民們的悲慘處境,決定幫一幫他們。
這位富翁走進人群,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我回去后一定給你們請來一位著名的舞蹈家,讓他表演歌舞給你們看,緩解你們的痛苦。”
令富翁不解的是,沒有一個村民搭理他。
富翁問:“我對你們這么好,你們不感激我也就罷了,為什么連話也不愿意跟我說?”
這時,一個小孩的哭鬧聲從不遠處傳來:“媽媽,我餓……”
富翁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么愚蠢。于是,他大聲說:“你們放心,我馬上給你們帶食物來。”
此刻,絕望的村民們才向他投來了友善的目光。
故事中的富翁最開始不清楚村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在溝通時遇到了阻礙。與人溝通時,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的需求。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意識已經完全被饑餓占據,又怎么會有心思去欣賞一段優美的舞蹈呢?
2、欲擒故縱:巧妙周旋更易達成目標
太直接的溝通方式不能奏效時,可以采用迂回戰術,先肯定對方,等對方的心情好些后,再說出自己的意見。
與人溝通時,難免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事往往會讓人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弄得人狼狽不堪。欲擒故縱,就是先贊同對方的觀點,讓對方嘗到甜頭,等他放下戒心后再反對他。
蕭伯納的名劇《武器與人》首次演出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蕭伯納在演出結束時上臺謝幕,沒想到竟有一個觀眾大喊道:“這戲劇爛透了!”
面對如此無禮的言語,蕭伯納微笑著向那人鞠了一躬,很有禮貌地說:“我非常同意你的意見,朋友。”
然后,他聳了聳肩,指著正在熱烈喝彩的觀眾,講道:“但是,我們兩個人反對這么多觀眾,又有什么用呢?”
頓時,劇院的觀眾向蕭伯納報以了雷鳴般的掌聲。
3、避實就虛:巧妙繞開令人尷尬的話題
遇到無法應對的話題時,假如一直和對方在同樣的話題上糾纏,就會讓自己變得被動。此時,可以使用“裝作不知道”的辦法,避實就虛,在陷入困境時化險為夷。
乾隆時期,有一位能言善辯的大臣就劉墉。一次,乾隆皇帝和劉墉在承德避暑山莊度假,二人看到一尊彌勒佛像。
乾隆皇帝突然問:“佛為什么對朕笑?”
劉墉回答:“皇上是當今的活佛,佛見了佛當然要笑。”
沒想到,乾隆皇帝繼續刁難他:“那佛為什么也對你笑?”
既然說了“佛見了佛當然要笑”,如今彌勒佛見了劉墉也笑,豈不是意味著劉墉也是佛?這樣一來,他就和乾隆皇帝平起平坐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罪。
劉墉答道:“佛對臣笑,是因為佛笑臣成不了佛。”
這樣,劉墉巧妙繞開了“佛”這個主題,抓住“笑”做文章,把“笑”解釋成嘲笑,既巧妙回答了乾隆皇帝的問題,又不使自己落下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