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來,吃飯,洗澡,吹干頭發,帶上隱形,開始簡單的護膚,畫眉毛,嘴巴,選了耳釘,項鏈,準備好出門的衣服。折騰了兩個多小時,因為一早跟YY約好了,要出門。如此刻意,卻又努力的讓看起來也就只化了個淡妝,這就是女人。
準備出門,YY打來電話,臨時有事,約會取消。
嗯,沒事,那我就自己美美的出門,下次約。
尋思著這么煞費苦心的折騰,不能白瞎在家了,得出去溜達一圈,就下樓買了菜,準備做打鹵面。
雖然就是買了個菜,可跟平時穿睡衣套外套下樓的感覺特別不一樣,心情會好很多,這就是女人。
一 爺爺的幸福
吃完飯,拿了把傘,背上包去書店,去那家每次店員都叫我老師的書店。窩在沙發上看書看的腿麻了,就在店里溜達。看到一個爺爺帶著小孫女,女孩5.6歲的樣子,天真的聽著爺爺講故事。被他們吸引是因為爺爺一口抑揚頓挫的河南普通話,說著,別(bie)慌,別(bie)慌。我就好奇的看了一眼書,哈哈,我沒忍住笑了出來。書上寫的是,不要著急,不要著急。我被爺爺四聲的河南普通話逗樂了,爺爺抬頭看了我一眼,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實在不應該打擾到爺孫倆的歡樂時光。
爺爺雖然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講著,可小孫女聽得分外認真,長大回想起來一定會覺得無比的幸福吧。能帶著自己的孫女一起讀書,爺爺大概也是幸福的吧,想想都覺得畫面真美。
二 你為什么不幸福
兩個小時過去了,終于把《這么慢,那么美》看完了。想要去北歐去瑞典一趟,去感受那邊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較圓。
瑞典是世界上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舉個例子,從孩子出生起可以享受每月人民幣1000塊的牛奶金,直到16歲,僅僅是牛奶金,差不多二十萬。媽媽在孩子兩歲之前,還享有相當于工資80%的媽媽金,爸爸也有長達一年的奶爸假。媽媽可以風華絕代至少瀟灑一年,而這僅僅是福利的一小部分。
你大概會覺得如此好的福利制度下,一定養了好多不勞而獲的閑人,會不理解在這么高的福利干嘛還要去工作。
而北歐人不理解,為什么享受那么高的福利卻不工作呢?有手有腳有生活自理能力,為什么要靠福利來養呢?拿來主義,一直被北歐人視為弱者的行為。
事實上北歐人通常下班后不去吃喝應酬,會去陪家人,會泡到油鹽醬醋茶里。業余時間也不斗地主打牌,而會跑步,單車,閱讀,劃船,健走。北歐奶爸,不會覺得帶孩子丟臉,會親自給孩子換尿布,洗澡,睡前閱讀。就連過晚年的大媽也會捧著一本書,讀讀報紙,參加各種音樂會,舞會,打理花園,韶華從容。
所以北歐人的幸福生活不是福利,制度,資源養他們,而是他們自己養自己,福利只是服務而已,離開了福利,同樣可以過的很幸福。
而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卻把努力交給了雞湯,性格交給了星座,愛情交給了房子,時間交給了手機,社交交給了微信,理想交給了成功學,業余交給了游戲,生活交給了別人。大概回答了你為什么渴望幸福卻又不太幸福。
三 生活給了別人
許多人活在了別人認為的生活里,活成了別人眼中的完人,卻忘了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的,錯過了自己的人生。
這大概就叫拎不清吧,拎不清工作拎不清生活,拎不清愛情拎不清自己。看到人家這樣那樣,好生羨慕,也二話不說,埋頭跟風。
這樣也不算錯的,想要的就去爭取,就去努力,要不得的就繼續修煉。
可這樣的人云亦云你大概會受桎梏吧,會很累吧,大概沒有靜下心想想,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這樣我真的享受快樂嗎?
所以無論如果不要活在別人的生活里,內心可以激情沖動,也要明凈。
能活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而不要復制粘貼,是何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