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班里有個農村女孩,身高168體重106斤,皮膚白凈,原生態的頭發黑瀑布一樣披著,散發著光澤,眼睛里有股子靈氣,說話柔聲細氣,經常主動幫老師的忙,倒個水,拿個書,整理講桌等等。成績平平,基本就在大專線徘徊,偶爾上一次三本線,所謂三本也就是掏高價上爛本科而已,是高校創收的一種手段。家長會上,我把每個學生的情況如實介紹給家長,并提醒他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天分,選一些特長來學,比如: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編導播音,空乘等等,這樣更有利于上個好本科,而且孩子就業之路也更廣,當然我同時也把情況告訴了學生。會后女孩來找我:”老師我想當空姐,你覺得我行嗎?“我推薦她去幾個空乘培訓學校試聽一下,空乘學校的老師反饋說,這個女孩形象好,可塑性強,一調教就出效果。之后班里五分之二的孩子都報了藝術班,沒有她,問原因,她說價格太高,三年一萬。旁邊的女孩笑著說“老師,他爸爸媽媽不舍得給她花錢,都攢錢給她弟弟呢””。我問:“弟弟學習很好嗎?”她說:“不好,連高中都考不上”,"那你不覺得委屈嗎?”她笑笑:“老師沒關系,我們那邊都這樣,我媽說空姐吃青春飯,上哪干啥””。我明白了,重男輕女,中國一直都這樣,我給她媽打電話試圖勸一下:我說培養女孩子可以影響至少三代人,甚至也可以幫扶弟弟;讀大學當空姐的目的咱不說“聆聽大師教誨,與優秀的人一起成長,為社會做貢獻”這些大話,世俗一點:“學個好專業,找個好工作,得個好配偶”,這是人力資產投資,文憑是個敲門磚;吃青春飯也比青春都沒飯吃強,她媽只說了一句話“老師,你說的都對,不是錢不夠嘛”。
我還能說什么呢?有很多父母養女兒都是為了養老,畢竟比兒子要貼心一點,不能埋怨父母的自私,傳統文化,社會養老體制就這樣。時光追溯到15年前。
? ? ?高中時,有個姓康的女同學,短發,皮膚黑黑的,有些雀斑,雖然挺高,總是含著胸,圓規型的站姿。在理科重點班,她的數理化很好,給我講題不厭其煩;冬天,她總是不由分說把碗搶過去刷,因為怕我的手凍紅腫。第一次高考,她比我好,過了大專線被錄取到洛陽師院,結果她不僅沒去上也沒有復讀。感謝我英明的老爹,居然同意我復讀,后來我的春天來了,2001年考的是大綜合,我語文英語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以重點線的成績上了大學。我畢業那年她結婚,高中畢業后她就退學了,因為家里窮,因為要供弟弟讀書,她和農村許許多多家庭的女孩一樣,這是她們的宿命。有了弟弟,她們就只能是搭頭,有閑錢才上,錢不夠就得盡著弟弟,可是她并沒有有一點怨恨父母的意思,有很多姐姐愛弟弟跟愛自己的孩子是一樣的,甘愿付出。她在外打工很多年,電子廠,服裝廠什么活都干過,掙的錢不多,自己也舍不得買衣服,結婚的前一晚,我們去看她,她和爸爸媽媽坐在床邊閑聊,爸爸拿出兩千塊錢遞給她,說:“爸爸沒本事,沒讓你把學上到底,你要走了,這兩千塊錢你拿著,我和你媽的一點心意”?,然后她就哭了,堅決不要,推了好幾次,看得我們都哭了,他爸說:“你拿著,你不拿我心里不好受”,結果她拿了一千,還說:“閨女不孝順,辛辛苦苦養我這么大,還要搭上錢”。我們那里這叫“哭嫁”,后來我堅決避免自己結婚時出現情緒失控的場面,不哭。康同學之后就沒聯系了,又過了五六年,聽一個同學聊起她,說她婚后生了雙胞胎女兒,可是丈夫無證行醫治死了人,被抓進監獄了,她一人帶兩孩子還要種地還要伺候精神有點失常的婆婆,很苦很苦。我當時想去看她,給孩子們買點衣服,一直也沒實施,不知道最近又怎么樣了。有時候我想,當年,她要讀了大學會怎樣,那時候,大學助學貸款還是很容易申請的。
? ? 前幾年受朋友所托,給兩個孩子代課。代課這種事,我向來是拒絕的,一是懶,一是怕遇到榆木疙瘩毀了我的英明。?可是這兩個孩子卻讓我非常喜歡,俊男靚女,男女朋友關系,也是舞蹈搭檔,他們已經過了北京舞蹈學院的專業線,急補文化課,而且酬金豐厚,兩小時三百。熟識后男孩告訴我,他小時候學習很差,整天打架斗毆,12歲以前被四所學校開除,有個班主任對他媽媽說,孩子精神有問題,建議家長帶他去看看。媽媽嚇壞了,帶著他跑到北京大醫院精神科給他做鑒定,最后得出是狂躁癥。獨生子是個精神病,家里人全慌了,媽媽甚至都做好生二胎準備了,后來抱養了一個女兒。沒有學校愿意收留,爸爸看他經常跟著電視里跳舞的人扭來扭去,還有模有樣的,就死馬當活馬醫,送他學舞蹈,然后就著了魔,先是獲得了2011年“牡丹杯”中國洛陽國際標準舞全國公開賽的冠軍,后來過五關斬六將一直順利地考上北京舞蹈學院,當然這些年的花費不菲,他說大概一百多萬,頂級舞蹈老師的輔導費,每年幾次出國比賽參賽費,服裝費,車馬費。100多萬對于身價幾億的富豪來說,也不算什么,可是他說有個女同學,為了學舞蹈,父母把家里的房子都賣了,父親一人干好幾份工作,媽媽省吃儉用,女孩也很拼,就是悟性不太好,一直表現得不是很出色。代課的生活非常輕松,兩個孩子經常給我講世界各地的逸聞趣事,比如有次乘飛機剛好和范冰冰同倉,去法國給媽媽買香水、給爸爸買表問客服是真的假的遭到輕視,外國的街頭藝人,深圳的乞丐吃垃圾桶等等,其實他們是我的老師。人們心目中的富二代都是驕橫無禮錢多人傻,但是我見到的富二代基本都“富而知禮”,看到我穿拖鞋不合適,第二次去的時候已經換了一雙大碼的,下雨的時候打傘下樓接我。我記得女孩說,老師我要是文化課不過也沒關系,也就是我爸多花個百八十萬,其實北舞上不上也沒關系,以我們的名氣辦個舞蹈學校也會很吃香,我還喜歡服裝設計,不行我就自己創業。說這話的時候,她還不滿18歲,她說的不是打工,而是自己當老板,這跟我的“培養優秀打工仔”的指導理念是不同的。暑假,我和同事在老君山避暑,看到我朋友圈發的照片,他們打電話說剛好在重渡溝,高考文化課過了,要請我吃飯,兩個人開個奔馳一起過來,同事說,有錢人家的孩子真好。
? ?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黃磊對女兒說,你長大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了,爸爸養你一輩子。貧窮的父母就沒這底氣,他們不僅撐不起孩子的夢想,甚至把孩子當賺錢工具。當然傾全家之力供一個孩子實現夢想,我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評價,不過這樣的父母值得點贊。有時候惡毒地想,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沒能力真不應該生孩子。前幾天看《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讓誰的孩子上北大》,無論是國家采取哪種高考錄取模式,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還是招錄標準面前人人平等,對中西部農村孩子都不利, 不僅有代際遺傳的弱勢,而且目前的教育投入也不具有可比性,不過當窮孩子還在為考上重點大學奮斗時,很多中上階層家庭的孩子已經不將北大作為選項了,他們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上大學,甚至上高中。人人都有生孩子權利,但是養育能力不匹配做父母的人,撐不起孩子的夢想,就別生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