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加入鵬門,與師父結緣,那年我才29歲,轉眼間已經八年過去了。
8年前的冬天,我到北京參加師父的《職場幸福課》,兩天的課程。由于不敢給公司請假,我第一天下午很晚才到。第一天課程沒趕上,晚上鵬門喝酒擼串趕上了。
一入鵬門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我特別喜歡鵬門的擼串文化,一群培訓老師在假裝不正經的說著正經的話,取悅他人,愉悅自己,身心放松,自在灑脫。
雅如陽春白雪,云里霧里,談生命,談意義,談價值,逼格滿滿。
俗可下里巴人,啤酒擼串,講段子,講故事,講女人,瀟灑隨性。
出世入世,上下轉換,自由穿梭。每個時刻,都是自己,又都是面具。自由,自在,自如,不糾結,不執著。萬事心頭過,片葉不沾衣。
多少年過去,第二天講的什么課程內容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師父的豁達和通透深深的感染了我,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和勇氣。
課程結束回到西安,半年之后我鼓起勇氣,提出離職,獨自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實現了我職場的第一次躍遷。
后來的幾年時間里,我每年都會以免費上課之名和師父、鵬門聚上一回。再后來參加中國培訓好講師大賽,三年時間里我從比賽選手到賽區評委再到決賽評審,每種角色我都經歷過,有時候覺得自己還是挺厲害的,正想給師父匯報一下,吹個牛B。發現連續幾年全國總決賽的冠軍都是出自鵬門,師父還是好講師大賽全國導師團團長,太厲害了。
真不知道是因為加入鵬門才厲害呢,還是因為厲害了才加入鵬門。
今年我又來到了北京上師父的《基于模型的培訓師培訓》,作為多年的培訓老兵,這課程我太熟悉了。難得以上課的名義和師父、鵬門團聚2天,這兩天是我這段時間來最開心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對生活沒有了激情。壓力的增大讓我變得焦慮,煩悶,沒有目標和價值,空虛和失落,成就感逐漸下降,激情慢慢的被生活磨平了。
我一直在想這次在師父的課堂上我學到了什么了呢?我達到我的期待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不虛此行。
第一,樂觀和豁達
在培訓師的道路上,我們都有著“助人和利他”的愿望,我認為一堂好的培訓課程除了讓學員更好的學到知識、提升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員有所觸動,被講師的行為所影響和改變。一名好的講師是“講我所做,做我所講”。在師父的課堂上我們都被這種人格魅力深深折服。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反思工作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找不到方向。我們努力工作想獲得他人的贊許和認可,而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迷失了自己,我究竟怎樣做才能更好的做自己呢?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
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第二,信心和勇氣
在生活中,隨著時間的流失和生活的平淡,我們慢慢消沉下去了,面臨年齡的增長和未知的焦慮,我們漸漸缺乏了改變的力量和勇氣。
這方面,師父給我樹立了榜樣。
師父以前是15年的外企高管,后來做職業講師,從0到1創建鵬門,幾年時間弟子1000多人,出版5本書,在培訓圈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突然轉向國學,創立玩易國學院,從0到1開始做國學了,而且越做越好。
他是哪里來的信心和勇氣呢?
不管怎樣,他總是以教科書般的以身作則,在成長和轉型路人給了我們信心和勇氣,而且這些勇氣和年齡無關,什么中年危機,什么環境下行,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信心和勇氣。
第三,專業和精進
作為多年的培訓師,師父的課程給了我很多新的思考,比如模型的應用,幽默、講100分的故事、隱喻等等,都會在我未來的培訓中應用到,一定會提升我培訓的功力。
關于師父和鵬門的故事就先寫到這里吧,相信后面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