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時才第一次看《紅樓夢》,那時是特別喜歡寶釵的。相對于林黛玉,她也是一個集美貌與才華一身的女子,更何況她有一副好脾氣,可以說是個老好人吶!十幾歲的我,當然是被她圈粉了,如果真的選朋友的話,我肯定也跟史湘云一樣,絕對是對寶釵妥妥真心的。
但是,也是那幾年,有一位紅學家開始在百家講壇活躍起來。作為一個剛剛萌發出文藝種子的女青年,我就輕輕松松的化為他的粉了,就是這么的簡單,小姑娘嘛,不懂太多,容易相信“磚家”。然后,他的紅學論中寶釵是一個很有心機,城府很深的女子,放現在,妥妥就是一枚“心機婊”!
所以我就理所應當的把寶釵看作是“壞人”,是迫害寶黛愛情的主犯,封建社會的幫兇……以至于在以后幾乎每次讀《紅樓夢》的時候,我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寶釵,可想而知,我在以后的紅樓閱讀中幾乎都沒有突破,可以說是在用別人的意識在讀這部偉作,很是羞愧,枉自己讀了那么久。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到的紅樓也應該是不一樣的,幸好我后來發現了自己禁錮的思想,及時找回了自己,也是萬幸,算是沒有辜負自己愛紅樓的心吧!
因為在紅樓結局中,我們最愛的寶黛cp不僅被拆開了,大愛的黛玉還香消玉殞了,而我們的怡紅公子卻娶了寶釵(后面的這些結局,據說是高鶚續寫的,不管他對紅樓的完整性還是推廣性起了多大作用,我拒不承認這樣的結局,因為文筆還有思想理念實在太拙劣了,太拙劣了!),加上原來的什么“金玉配”,還有好些個“磚家”的解讀,所以,寶釵被大家厭惡也是在情理之中。
現在,我們姑且放下這些評判,從曹公的文字中看一回寶釵。
首先在書中,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寶黛初逢,然后第四回我們的寶姐姐就上線了,完成寶黛釵三人會面。隨后第五回文中就明確有文字指出,寶釵來了賈府以后,黛玉不開心,原來自己一枝獨秀,現在來了個寶釵與自己旗鼓相當,而且因為行為豁達,所以更得下人之心,但是注意文中曹公這樣寫到“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就是說寶釵她并不是刻意作出一副好相處的樣子,是自己的天性。
同樣在第五回中,寶玉做夢游歷太虛幻境時,他的意淫對象可不是黛玉一人哦,“早有一位女子在內,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所以寶釵的美貌也是能與黛玉相媲的。
在元春當選貴妃后,端午賜禮,寶釵戴著貴妃賜的串子,當時寶玉央寶釵給他看看,寶釵在從自己手腕處取串子時,可是迷倒了寶玉呢,可見寶釵的容貌確不是虛傳。
在賈璉偷娶尤二姐之后,賈府小廝興兒在給尤二姐介紹賈府人物時,談到寶釵可是“竟是雪堆出來的”,曹公在此時,更是不吝文筆,著實贊嘆這些女孩子。
寶釵的文采在某些地方甚至更勝黛玉一籌,幾乎每次作詩之時,都是她與黛玉的主場,而且也是通曉書畫,幫助惜春完成大觀園圖畫的繪制準備等……
而且她的為人一直是讓人敬佩的。經常幫助一起的姐妹,尤其是湘云寄居叔父家,對她比較刻薄,個人的錢財什么的也不是很寬裕,所以經常變著法子的接濟湘云。而且她頗懂人情世故,湘云托人帶過去的戒指,她懂得給襲人等這些幼時湘云的玩伴也送過去,讓湘云面上更加光彩些,哥哥外出帶回的好東西也是各家分送,連趙、周這樣的賈家姨娘也不會遺忘,不怪乎那些丫頭婆子喜歡她。
就連紅玉這個人精在與丫鬟墜兒吩咐撿帕子時(其實就是與賈蕓交換定情信物),被寶釵遇見(被寶釵使計誤以為是黛玉知道了),也想的是如果被寶釵知道都沒有關系,黛玉性格不好,知道了了不得。所以連私定終身這樣的大事,丫鬟都是信任寶釵的,寶釵的人品在大家的眼里都是看得見的。
這樣的例子在文中數之不清,所以,連最后一直嫌隙她的黛玉都被她圈友了。
但是在曹公筆下,這些女性都是有著悲慘的命運與結局的,寶釵也不例外。
父親早逝,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有母親與哥哥,比黛玉強些,但是也知道那個不省心的哥哥是什么樣的,記得在《龍貓》中,一句臺詞“懂事的孩子更教人心疼”,有那樣一個動不動惹禍的哥哥,寶釵早早當家。在寶玉挨打之后(傳言是薛蟠向忠順王告密蔣玉菡),寶釵規勸哥哥不要被人教唆,自己要平行端正,結果被醉酒的呆哥哥一頓羞辱,只能哭泣,還怕母親更難過,以至于不敢多哭,而且小小年紀的女孩子,不愿多戴花多撲粉,即使天生麗質,哪個姑娘不愛俏,哪個女孩子不愛美,樸素的連賈母都看不下去,親自幫忙布置她的閨房,活脫脫被封建禮教迫害的一個女子!
在整個曹公筆下,寶釵完全就是 “無情”狀態,從來沒有在人前表現出一絲的喜怒哀樂,永遠的好人模樣,只在第二十七回撲彩蝶那一回,看到了一次她作為一個小女孩的樣子,其他時候一板一眼,連大的一個步子都沒有邁過。
曹公連鳳辣子這樣狠毒的角色都能讓我們這些讀者喜歡的不得了,又怎么會忍心讓寶釵這樣一個重要的角色變成一個遭人厭惡的“心機婊”,要知道整個《紅樓夢》的女子都是被封建社會迫害的“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的結局。
寶釵是被那樣的社會禮教化了,被束縛成為了一個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所以這樣的她,一個悲哀的她,是曹公對那個社會的控訴,一個活生生的女子,就那樣變成一個木偶,沒有自己七情六欲的木偶!所以,不要給她戴上那樣一頂壞人的帽子,她已經為了那樣的家,那樣的家族付出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