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襄公死了,其子繼位,是為秦文公。我翻了不少書,也沒找到這個秦文公名字,不知道是不是不好聽,所以沒提。
? ? ? ? 雖然文公的名字丟了,但秦人的骨氣沒有丟。這邊自己老爹尸骨未寒,那邊就帶著軍隊去討伐西戎。
? ? ? ?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 ? ? ? 在這一點上,西戎很委屈。明明是你爹跑來打我,然后自己掛在了半道上,怎么倒怪起我來了?
? ? ? ? 不過西戎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公怎么做。文公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并不是語言的巨人,他真的是按殺父之仇的標準來揍西戎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主動放棄休息日、假期,晚上還加班。
? ? ? ? 秦襄公泉下有知,估計也會覺得生這么個兒子,值了!
? ? ? ? 一個人,哪怕再兇再橫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還執(zhí)著。文公就是一個執(zhí)著的男人,這種日子他一過就過了整整十六年!
? ? ? ? 本來像西戎這樣的游牧民族是不怕戰(zhàn)斗的。對他們來說,戰(zhàn)斗改善生活。但是遇到文公這樣戰(zhàn)斗就是生活的變態(tài)后,西戎也感到吃不消了。
? ? ? ? 老實說,農(nóng)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爭,在工業(yè)革命以前,一直是世界歷史上的主要矛盾。而在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的領地和漢民族領土一直涇渭分明,長期對峙。
? ? ? ? 哪怕漢唐盛世,把人家游牧民族的祖墳都拆了,也沒辦法把他們的領土收入囊中。反之,游牧民族侵入中原也一般難以長期立足,除非像北魏、金、清一樣進行“漢化”才行,說白了就是和漢族地主階級妥協(xié)共處。
? ? ? ? 其實這都是個成本問題。游牧民族的土地對于漢族而言太貧瘠,守衛(wèi)疆土的成本大于土地本身的收益,最后只能放棄。而游牧民族即使占據(jù)了中原的沃土,但生產(chǎn)關系太落后,生產(chǎn)力過于低下下,實在是暴殄天物。咱們漢族缺田少地又勤儉節(jié)約的廣大勞動人民怎么會坐視這種無恥的浪費行為?
? ? ? ? 所以文公收回周室故土是有歷史必然性的。
? ? ? ? 也可以這么說,這塊地是一定會被收回來的,結果早已注定。秦文公也好,其他諸侯也好,哪怕周王室也好,只是個時間問題。
? ? ? ? 那為什么其他人不來撿這個便宜?
? ? ? ? 說白了還是成本問題。畢竟西戎不是善茬,用嘴炮是沒用的,有用的還得是大炮。而周王室有心無力,諸侯們有力無心,所以這份機遇注定是屬于秦國的。
? ? ? ? 而看似好運的秦國已經(jīng)為此默默準備了近百年。
? ? ? ?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 ? ? ?《史記·秦本紀》:“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
? ? ? ? 秦文公十六年,文公出兵討伐西戎,西戎大敗,于是文公把殘存的周室遺民收編到自己這里,正式拿下了岐地,并把岐東邊的領土還給了周王室。
? ? ? ? 在文公的接連不斷的打擊之下,秦國終于取得了伐戎戰(zhàn)爭的決定性勝利。不過,文公沒有吃獨食,他把自己收回的岐地東邊部分還(送)給了自己的老板周王室。
? ? ? ? 老實說,秦國對周王室還是很有感情的。
? ? ? ? 像前面提到的那個和平王并立的周攜王,按道理作為襄公對平王效忠的“投名狀”實在是再好不過了,就在自己身邊還實力一般??上骞妒菍λ暥灰?。
? ? ? ? 后來文公繼位,和西戎在攜王邊上天天大規(guī)模械斗,居然也沒擦到碰到他。要知道那年頭可是走在路上都會被刀子插中的,這上萬號人持續(xù)了二十多年的武裝斗毆,這個攜王居然一直毫發(fā)無損的在旁邊圍觀,端的詭異。
? ? ? ? 當然,你要說這是運氣,我也不反對。但你走運走個二十年給我看看?
? ? ? ? 所以,只能說最有可能是有一方手下留情了。
? ? ? ? 考慮到西戎的尿性,我們只能猜測是秦國在默默的守護著這個周王室的“孤兒”,一個對自己沒有一絲好處的孤兒。
? ? ? ? 后來,還是晉文侯看不下去了,從山西千里迢迢跑來滅了這個攜王,結束了二十一年二王并立的日子。
? ? ? ? 至于獻地,更是沒啥好處。東遷之后的周王室已經(jīng)成了一個擺設,他的影響力(除了天子招牌)可能也就跟一般諸侯國相差無多。把天下諸侯覬覦的膏腴之地送給王室,除了博了一個忠君愛國、高風亮節(jié)的虛名外,毫無用處。
? ? ? ? 老實說,我覺得孝王真的很有眼光,最起碼比武王、周公有眼光。當年他倆手里封了那么多諸侯,像那幫子姬姓諸侯,給的全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結果還比不上孝王封的這個馬倌。
? ? ? ? 特別是孝王的成本還只是秦邑這么個破落地兒,要啥沒啥有危險,人見狗嫌鬼不要,居然還讓別人感恩戴德一百年,實在是給你跪了。
? ? ? ? 孝王,你在下面也可以顯擺顯擺啦。
? ? ? ? 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有點感動?秦人還真是忠厚老實,淳樸善良,端的是條好男兒。不過先別忙著感動,因為這個故事還有一個黑化的版本。
? ? ? ? 對于周攜王姬望這個人,素來是充滿爭議的。而爭議的焦點就是這個“攜”字。
? ? ?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引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二七云:“攜,地名,未詳所在”。
? ? ? ?《新唐書》、《大衍歷議》謂“豐岐驪攜皆鶉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攜即西京地名矣。”
? ? ? ? ?說明“攜”與豐、岐、驪相連,很可能是鎬京附近某地(普遍認為在渭南一帶),攜王所居當在豐鎬周都舊地。那么周攜王指的就是居于攜地的周王,就住在秦國邊上。
? ? ? ? 但另一種解釋是“攜”是謚號?!兑葜軙ぶu法》:怠政外交曰攜。那么周攜王就是指這是個不干正事,交好外族(蠻夷)的君主。顯然,這是勝利者周平王給周攜王扣的“屎盆子”,畢竟,你不正義才能顯得我正義。
? ? ? ? 至于“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攜”這個記載,可能是“虢公翰又立王子望于顓”的誤讀。古字中“望”容易勿看作“余臣”二字,而在篆書中,攜和顓二字極易混淆。
? ? ? ? 顓,即高陽氏顓頊帝所建之顓頊城——鄚陽城,屬今河北滄州任丘縣,漢稱鄚縣,幽王時期周攜王姬望建立鄚國之地。那么周攜王的地盤就在河北滄州、保定一帶,而周平王則在河南洛陽一帶,兩位周天子住的很近。
? ? ? ? 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有個成語叫諱莫如深,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豆攘簜鳌でf公三十二年》:“諱莫如深,深則隱。茍有所見,莫如深也”。而在春秋戰(zhàn)國,周攜王立國所在的地方(河北滄州、保定一帶)又稱為莫、易二地。故而諱莫如深的“莫”字指的其實就是周攜王的事跡。周平王后來不遺余力的抹殺周攜王的一切記錄,以至于與周攜王有關的東西都成為了禁忌,不可提及。
? ? ? ? 當然,禁忌這東西是相對而言,天不怕地不怕的楚國就沒買周平王的賬。楚簡《系年》里不但記錄了周攜王之事,還有“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的記載。說周幽王死后九年,諸侯們都沒有朝見周王,而這里這個周王指的應該是平王。言下之意是諸侯們都去朝見攜王了,沒幾個人鳥平王的。
? ? ? ? 其實這也正常,當時平王是幽王的兒子,小屁孩一個啥都不懂,算是申候在把持朝政。而攜王是幽王的弟弟,建立過諸侯國的成熟政治家,還很會做人。大家怎么選還用說嗎?
? ? ? ? 更何況,申候這時候名聲算是爛大街了。雖然他跟周幽王掐架的時候,諸侯們都是冷眼旁觀,暗中叫好,可畢竟最后捅的簍子太大了。不但干死了幽王,還把鎬京給毀了,西戎在各地燒殺搶掠,輿論和現(xiàn)實影響都太惡劣了,不罵你都說不過去。
? ? ? ? 如果只是楚國的一家之言,那么攜王之事真實性是存疑的??珊盟啦凰溃€有一個諸侯國偷偷記下了攜王的事跡,這就是晉國。因為攜王最后是被晉文侯滅掉的,為此龍顏大悅的平王不僅重賞了晉文侯,還作了篇肉麻至極的《文侯之命》稱贊他。這種嘚瑟得事自然被記在了晉國的秘密檔案里,秘不示人,只是留給子孫們看看??珊髞砣曳謺x,魏國得到了這些檔案,結果就寫進了自己的史書《竹書紀年》里。
? ? ? ? 要是按這么個說法,那秦襄公、秦文公可就不僅不忠厚老實,還十分腹黑有心計。
? ? ? ? 當時諸侯普遍支持周攜王,而秦襄公則跑去支持周平王。因為攜王眾望所歸,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支持攜王沒啥“油水”。反觀平王,處境尷尬,每一個諸侯的支持對他來說都很重要。正是秦國獅子大開口,勒索一把的好對象。至于平王會不會完蛋,那也不關秦國的事,反正秦國僻處西方,身邊沒幾個諸侯國,蠻夷環(huán)伺,大不了學楚國跟中原諸侯們老死不相往來,你們拿我也沒轍。
? ? ? ? 而到了秦文公打下岐地時,情況又有變化。好歹自己的“土地證”是平王發(fā)的,自己怎么也得保住他,否則,周攜王取得正統(tǒng)的話,自己很可能被定義成“皇協(xié)軍”,到時候就是各種麻煩。而秦國現(xiàn)在也不比當初了,當初是一窮二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可現(xiàn)在也是有家有業(yè)的了。那么,即使不能扶正平王,得個“擁立”之功,至少也要把“二王并立”的局面維持下去。
? ? ? ? 那么就需要給平王“輸血”了,把岐東之地獻給王室就是很好的策略。平王得了土地力量就會變強,也就能扛得久一些?,F(xiàn)在矛盾的焦點是周王室的正統(tǒng)歸屬,平王存在一天,所有的火力都會被平王吸引,秦國大可以躲在西邊悶聲發(fā)大財。
? ? ? ? 即使平王最后實在撐不住了也不要緊,多拖一天也就讓秦國多一天的發(fā)展時間,只要秦國夠強,諸侯們自然會掂量掂量,不會輕易的與自己交惡。何況岐東對于周王室是塊飛地(與周平王直轄土地不接壤),平王要是完了再搶回來就是,秦國損失也不大。再者說,秦國是西邊阻擋西戎的屏障,就憑這個秦國也有很多的外交回旋空間,畢竟諸侯還是需要自己的。
? ? ? ? 滿滿的都是心機,滿滿的都是算計。
? ? ? ? 那么,秦國到底是“白蓮花”還是“小婊砸”呢?
? ? ? ? 簡單說,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這段歷史經(jīng)過無數(shù)人別有用心的掩蓋、篡改之后,真相早已沉入了歷史大潮之中,遙不可考。我只是把這兩個版本的故事都講出來,各位觀眾自行體會。至于真正的答案,只能寄希望于考古發(fā)現(xiàn)了。
? ? ? ? 經(jīng)過文公一朝,秦的疆土大大擴大,納入了岐地。疆域大致從陜西西安以西直到甘肅天水一帶,成為一個頗具實力的諸侯國。
? ? ? ? 而收納的周朝移民也為親人帶來了周王室的先進文明,秦人開始擺脫蒙昧野蠻,吸收中原的先進文明。
? ? ? ? 此外,秦文公還狠抓內(nèi)政。他在汧、渭兩河的交會之處(陜西寶雞陳倉區(qū))筑城。建造祭天地用的鄜畤,并用牛羊豬三種牲畜舉行祭祀。還在諸侯國中第一個設立史官的職位,并制訂了包括夷滅三族的刑法。
? ? ? ? 至此,秦國終于有了穩(wěn)固富饒的根據(jù)地,有了堅實的基礎。
? ? ? ? 而秦國的的崛起之章也邁開了關鍵的一步,開始稱霸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