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姑娘在我的一篇,愛情是什么樣子的文章中問了我一個問題。
當時我用了知乎上看過的一個回復,合著按照他們的意思結婚,再按照自己的意思離婚。
現在想想,這樣回復一個迷茫中的姑娘實在太不認真了。畢竟姑娘是看了我的文章后,報著萬一他能解決我的困惑呢?才敞開心扉留下了問題,于是我寫了這篇文章。
我也迷茫過,自然知道那些好聽漂亮的大道理,對你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在此我只談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困惑的原因是,你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但又自責于不聽父母話的不孝中。
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對孝的錯誤認知,孝=聽話。
中國家長有一個很壞的習慣,小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說。
聽話是好孩子,不聽話是壞孩紙。
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種偏見的,將孩紙性格劃分成好壞,對孩紙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的父母是雙職工,在我小時候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我。處于安全考慮便將我鎖在家里。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很依戀父母的,父母離開時會因為不安而哭鬧。恰巧我是回避型的小孩,父母離開我時,并不會表現出不高興。這就讓父母誤認我是聽話,懂事。
我的表現給父母省了很多心,為此他們沒少在別人面前夸我。慢慢我發現聽話就能得到表揚,于是我成了一個父母省心,鄰居羨慕的“好孩子”。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發感到自己像是一個傀儡,按照別人的意志在生活。我漸漸在喪失我的活力,意志和攻擊性。
上大學后,在長久的沉默中我終于爆發了。從那時起我基本上就沒有這么聽過父母的意見,什么事情都一意孤行按自己的想法做。
但這也并未給父母帶來現在不聽話,以后會不會不孝順的煩惱。反而說我上大學后,懂事了。其實我的變化只是在學校經常打電話,過節送個祝福或者小禮物。放假做點家務,完善陪他們一起鍛煉身體而已。
孝根本不在于你是不是聽話,或者物質上的什么東西。孝就是獨一無二你的真心陪伴。
再來談一下為什么父母會安排婚姻。
我姐曾問我,你覺的婚姻是什么。我說,是兩個人一起玩。當時我姐翻了翻白眼,說我太天真了,然后列舉了一堆的困難。我知道姐姐是好意關心我,所以并沒有反駁。
我一直覺得中國社會錯誤的認識婚姻的作用(不能說全部,但確實存在很大一部分人)。
尤其是女生,年齡一大。好像一下子就成了全民公敵,周圍所以的人都在催你結婚。除了女性年齡大不好結婚這個原因,他們認為你結婚后,有了家。就衣食無憂,這輩子就可以過很安穩。
但是婚姻不是在結婚時結束,而是在那刻剛剛開始。它是需要兩個人不斷的去投資成長的一個過程。婚后會面臨很多困難,同丈夫的磨合,婆媳關系,孩子教育等等。我很難想象一個抱著長期飯票的心態,同一個不愛的人結婚。這樣的婚姻如何去面對這些困難,更別提什么開花結果了。
我想這種一起玩,現實和精神都緊密聯結的婚姻,才可以不斷成長。讓雙方都感到很愉快,而不是累。
記得我剛開始寫東西的時候,我父母知道后打電話給我,叫我別因為這個誤了學業。當時把我氣了個半死,不支持我就算了還阻撓,我下定決心要做出點成績給他們看。
于是我有點成績,我便打電話告訴他們來證明自己。一次母親忽然問我,你在什么地方發表?我說怎么突然問這個,母親說我去給你點個贊。我雖然假裝不在意說不缺那一個,省省吧。其實心里早已樂開花。
我們的父母已經在人生這條路上走了很遠,他們犯了很多錯,吃了很多苦。看見我們走在后面,便希望我們沿著他們踩出的大路路走,少受罪。所以當看到我們走上一條陌生的小道便會反對,叫我們重新回到大路上。其實當你穿越荊棘,看到彩虹時,他們也會為你開心驕傲。
所以姑娘你大膽的去愛吧,我相信當你找到自己的幸福時,他們會祝福你的。
姑娘留言的文章 一個從未談過戀愛的男生眼中愛情是怎樣的
喜歡的話別忘了加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