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了44集的電視連續劇《外科風云》,劇中男主莊大夫有顏有身材,美國知名醫院著名胸外科專家,背景好得一塌糊涂,能力響當當,主角光環光芒四射,實在是亮瞎了我的眼。
但是看劇時,最讓我佩服和驚訝的,并不是莊大夫高超的醫術,也不是他的醫者仁心,而是莊大夫超強的說服能力。
莊大夫的說服能力,其實就是講故事的能力,先來看幾個例子吧。
1. 用對方熟悉或更能理解的事物來類比
有一位病人需要做手術。醫生跟病人家屬溝通,家屬對手術的必要性不了解,還聽說手術不能保證完全成功,就說不做手術了。
莊大夫去跟病人家屬溝通。他畫了圖,還用皮膚上的膿包來打比方向病人家屬解釋為什么要手術。
病人家屬表示:你這么說,我就理解了。但他還是覺得手術有風險,不同意實施,如果要做還是選擇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城醫院去做。
莊大夫問: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病人家屬:我是個電工。
莊大夫:你接的電路是不是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絕對不出現短路、斷路或者各種故障?
病人家屬:這個誰敢保證。
莊大夫接著說:但是一個經驗豐富熟練的電工接的電路,故障出現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對不對?
病人家屬點頭表示同意:對。
莊大夫又接著說:仁和醫院接診的病例確實要比縣醫院多得多,醫生的經驗和所受的培訓也更強,越高難度的手術越應該在大醫院做,你覺得呢?
病人家屬完全就被說服了。
對于普通人來說,高深的醫學術語非常難以理解,不理解自然很難接受;而用對方熟悉或能理解的故事來做類比,就能讓對方更容易理解,也就能更容易說服對方了。
2. 故事比數據更能打動人
女主陸大夫為了說服劇中的媽媽同意給她的新生兒做手術,統計了歷年類似手術的數據,說明手術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但是這位媽媽還是猶豫不決。
莊大夫得知此事后,讓陸大夫以前做過手術的病人去找這位媽媽。這位媽媽看到經歷過手術但現在健健康康的小朋友,終于被打動了。
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類故事,數據雖然客觀公正,但冷冰冰缺乏溫度;而故事就能使受眾有非常直觀和具體的理解和印象,自然也更能說服對方。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肯定會遇到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一味地講道理,別人可能會覺得“你說得有道理,但似乎還沒有說服我”;而用講故事的套路,更能讓對方感同身受,更能理解,也更容易被說服。
下次遇到要說服別人的時候,試試這些講故事的套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