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那張背景是鳳凰古城的明信片我和他還沒有在一起,他和朋友出去玩,給我打電話說這邊有個背包客靠賣明信片賺路費,他說要不支持一下別人,沒有可以寄的對象就寄給你好了。
收納盒里還躺著他寄給我的信件,上面寫著要好好喝水,注意身體,是五一去北京草莓音樂節的時候買的一個玻璃水杯,結果在等高鐵的時候不小心摔碎了,他看我特別喜歡那個水杯,后來,一個人跑去南鑼鼓巷重新買了一個,北京的天也變幻莫測,去的時候陽光高照,回來瓢潑大雨,那天他沒帶傘,淋了場五月的大雨,回去就生病了,可是他說沒關系,你喜歡就好。
除了玻璃杯,桌上那個小黃人的保溫杯也是他送的,他說冬天了,要換熱水了,我不能陪在你身邊,讓小黃人帶給你溫暖吧。
床頭隨意擺放的大白玩偶,是當時看完超能陸戰隊后,隨手發了條朋友圈,我也希望有一個大白陪我,沒過幾天就收到了這個驚喜。
書桌上的一堆亂七八糟葡萄糖保健品也是他寄給我的,去年身體不太好,經常去醫院,只是我不愛吃,一直仍在那從來沒動過。
門口掛的那個包包,是和他逛德基的時候買的,和他一起上學的時候,我說想換個包包了,他說好啊,我們回南京買。剛放下行李,就拉著我去商場,見我看多瞅了幾眼,便直接付款了。
抽屜里那塊特別小眾的北歐手表,是一個基本不使用任何社交軟件的人跑去知乎微博做功課仔細挑選出來的,收到禮物后,我拍給他看,他說你戴著真的特別好看,下次等你工作了,再給你換一種款式。
還有我最喜歡的那雙球鞋,國內沒有這款,他專門托朋友給我在日本人肉帶回來的。
手賬里也藏著好多記憶。和他蹦過極的照片,下面寫著,“人生愿望清單完成(1/1),下次要去潛水跳傘”。和他一起去過的各個游樂園,倔強的寫著,“不就是過山車嗎,我才不怕”。和他一起看過的電影,都會在打分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多畫一顆五角星,并在旁邊寫上一行小字,“多一星給人陪同的人啦”。還有一起吃過飯的餐廳,每次我都執拗的要他給我拍照,然后跑去餐廳門口把照片打印出來。
▲▲▲
這樣想來,大概在這個小小的房間里我隨手能拿起的東西都留有他的記憶,我寫作業說筆不好用他都能給我寄一支過來,哪怕郵費早就超過了物品本身的費用,晚上睡覺前說了一句想吃重慶火鍋,他幾分鐘后告訴我已經買好票了,周末就帶我去吃。
我只要開口總能得到我想要的禮物,但是他卻舍不得買一套心儀已久的游戲皮膚,還和我調侃道,我這種高端用戶,不屑于做人民幣玩家。
我跟他約好要一起走遍世界各地,這樣以后分手了,無論在哪個城市生活,都會有和對方那一段難以忘記的甜蜜回憶,說不定就不再舍得說出分手這種話了。
有一次,和他在成都旅游,路邊熱心的阿姨問,你們準備去哪兒啊,我回到:回家啊。
事后,他跟我說那句回家讓他特別感動,第一次有了家的概念,哪怕我們只是回到了只住一晚的酒店。可是那一秒,他覺得我們已經是能牽著手走完后半輩子路的愛人。
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只需要負責yes or no,至于其他的他都能根據對我的了解安排的妥妥當當。有人說怎么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當你的結婚對象呢,兩種方法,和他來一次單獨的旅行或者談一場異地戀。對于旅行,我其實從來只在乎誰在我身邊,哪里顧得及周遭的景色。對于異地,我只想說,只要是你,異地戀有什么好怕的。
經受住了單獨出行的考驗,熬過了異地的心酸,最后分手時,也只是簡單的“那就隨緣吧”“好”。大家好像都因為違背了諾言一般心照不宣的沒有問出那句“為什么?”。
就像之前寫的那樣,我也曾在心里默默懷疑,是否有長時間長距離,卻不曾分離的分開,那些不如期的感情,終究一切都會過去吧。
▲▲▲
前兩天,我媽還問我,你會難過嗎,我說怎么會,生離死別都是人之常情,除了任由和看淡,我沒有選擇的權利。
末了,我媽還特意囑咐我,分手了不要講對方的壞話,我說,嗯。
后面沒有打出來的那句話是:
我怎么會講他的壞話,我向來都認為不以成敗論愛情,不是最終沒有得到的就是空歡喜。所有發生的一切,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懂得。即使分手了我也從不曾后悔和他在一起,寧愿失戀一百次,也不愿錯過他一次。
畢竟在我為數不多的戀愛體驗里,你是我最喜歡的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