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次,是我第一次參加公司舉行的營銷技巧的培訓。
培訓老師過來后的第一堂課上,做了自我介紹。
他說:“我是2007年入的行,剛入行的時候就對主管說不想做營銷,但主管讓我先試三個月,三個月后再和他談轉崗。結果我一呆就是六年。然后我主動和老總談,說我不做營銷了,我想把營銷技巧教授給大家。老總當時的表情是這樣的。”
他說到這的時候提高了音量,并且做出了一個夸張的表情。
“‘老王,你瘋了,放著一兩個億的資產不要,改行做培訓?’老總這樣問我。我說,市場光靠我一個人是吃不完的,但我可以讓更多的人學會怎么吃,那時我收獲的可不止現在一兩個億。”
……
開場的介紹讓我產生興趣,因為我特想知道王老師是怎樣的營銷技巧讓他的資產達到一兩個億。
王老師沒有直說學好營銷技巧會如何,但他講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為什么他可以教我們營銷技巧以及他學會營銷技巧帶來的好處。我們對他產生信任、好奇與渴望,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你可以給他人講道理,但為什么不先講一講故事呢?
人們天生愛聽故事,相比一個晦澀的道理,一個好故事更容易影響別人。
02
故事與模仿
小時候,我常聽的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老實說,當時我并沒有聽懂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但是我聽懂了孔融的做法得到了夸獎。
于是,在親戚家與同齡小朋友玩耍時,我模仿孔融讓了一次梨。
那天我媽笑的嘴都沒合攏過。
而我,不止得到了夸獎,還得到了很多梨。
很多道理我們不一定當時就明白,但故事,會讓晦澀難懂的道理明了化、直白化。
03
那怎樣講好一個故事呢?
手勢
用手勢不是讓你張牙舞爪的瞎比劃,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一個自然的手勢用于加強人們對故事的印象。
情緒
人的情緒是具有感染性的,將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和一個整天愁眉苦臉、抑郁難解的人放在一起,不到半個小時,這個樂觀的人也變得郁郁寡歡起來。
調動你的情緒,讓你的情緒和故事類型相符,增開感染性。
但是,不要過于夸張哦!
語氣
當你明明是求人辦事,但卻是命令的語氣,聽著會舒服么?
想得到他人幫助,誠懇的語氣會比囂張的語氣好得多。講故事也一樣。
感官
多描寫與人的感官相關的細節,這一點,在講故事和寫故事里都適用。
同樣的辣度,“好辣啊”與“辣的嗓子都冒煙了,臉都紅了”,聽起來后者更辣一些。
喜歡的話,請點贊,歡迎留言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