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書影斑斕
一個男人,年輕時在老家農村娶了妻子,第二年因為鬧饑荒而出去闖活路。一走幾十年了無音訊,等他再回來時,已是躺在棺材中。
鄉下的妻子阿祖,將丈夫安葬后,獨自守護丈夫墳塋。但這分離的幾十年里,丈夫在城市中已另外成家,并生了女兒岳慧英。當岳慧英的母親去世后,她要將自己的父母合葬,并將鄉下父親的墳遷走。而這,又是父親原配妻子阿祖萬萬不能接受的。
張艾嘉導演的新片《相愛相親》,用簡單的敘事方式,以女性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種國產影片中不常見的復雜人物關系,以及背后所展現的利益紛爭與情感糾纏。
01
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無一例外地,都身處不同社會關系中,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并遵循著道德和法律對這種關系設定的一系列規范。
但總有一些特殊與意外的情況,會使人與人之間,跳出尋常關系,進而深陷一種沒有規范約束的特殊關系當中,并使雙方無所適從,甚至產生沖突與對抗。
影片《相愛相親》,就是講述這種人與人之間,在尋常倫理規范中不常見的關系,以及人們對待這種關系的不同態度。在這種尷尬甚至難堪的關系之下,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又如何平衡各自的權利義務關系,就變得如此復雜微妙。
在影片中,擺在阿祖面前,或者是擺在觀眾面前的,就是這樣一道難題:阿祖與丈夫在城里的妻子及后人,彼此如何面對與相處?又如何化解矛盾與紛爭?
阿祖是寫在丈夫岳子福家譜中唯一的妻子,雖然夫妻相處短暫,又沒有經過法律的正式確認。但她在鄉下替公婆養老送終,家譜宗祠上,都是寫的她的名字。在宗族鄉親的觀念中,她依然是丈夫的唯一正式配偶。
而岳子福與城中的妻子,在民政部門領取了結婚證,獲得合法婚姻,生養女兒,彼此相伴相處一生。
在影片中,女兒薇薇工作的電視臺,為了收視率,執意要將薇薇拍攝的家庭隱私故事播出,并給節目起了一個直白又概括的狗血標題:一座枯墳引發三代恩怨,九旬老太對峙先夫后人!
02
阿祖與岳慧英的沖突曝光于聚光燈下。
阿祖在鏡頭前質問:“我是岳家的人,你是岳家的女兒,你告我什么?”而岳慧英則氣憤到泣不成聲:“我母親是我父親唯一的合法妻子,他們相愛然后結婚,互相照顧了一輩子,現在他們合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擺在觀眾面前的,是如此糾結兩難的法律與道德困境。
你如何以鄉下原配的立場,來徹底否定所謂“二房”的地位?又如何以法律的權威,來輕易否決族譜記載認可的原配身份?
影片中,阿祖請教法院的專家,希望證明丈夫與自己婚姻的合法與唯一,專家卻在法律范圍內表示無可奈何;
岳慧英跑斷腿地為自己父母補辦結婚證,亦是希望證明父母的婚姻合法有效。
這種深植于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傳統習俗與道德規范,面對代表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權威而產生矛盾時,究竟如何化解?這要依靠法律,更要依靠智慧以及人性。
如何深刻展現人與人關系的復雜性,是考驗一位導演藝術功力的最有效標準。在這里,對人與人之間沖突的評價,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依靠法律甚至道德習俗便可以輕易解決,甚至你無法區分是非對錯。
一部影片,如何展現人與人在特殊社會關系之下,復雜感情的沖突?我認為,能把這種關系拍攝透徹、展現完整,并揭示出背后所隱含的深刻社會歷史背景,就是一部值得觀賞的好影片。影片處理表達好了,可以直抵人心、瞬間催淚。
03
影片最后,雙方最終和解。
阿祖來到岳慧英的家,要看一看岳慧英母親的照片。當她面對墻上掛著的丈夫、以及那個與他生活幾十年的妻子的遺照時,阿祖仔細端詳后,卻遲疑地問,“這是他?不像??!”
這一句“不像啊”,代表了阿祖從依靠想象與等待丈夫的漫長歲月桎梏中,當遭遇記憶與現實的差異時,第一次開始面對真實的世界。
阿祖最后選擇了放手。
在自己苦守多年的丈夫墳塋前,她淡然從容地為丈夫疊著紙錢。背后,村民將她丈夫尸骨按習俗取出遷移——遷移去與另一個女人合葬。
臨走時,村民讓阿祖最后看一眼丈夫的遺骨。此時阿祖方才動容,她撫摸著丈夫的遺骨,泣不成聲。最后決然一句“我不要你了”,代表她終于走出了自己為自己設置多年的情感牢籠。從此了無牽掛。
親人不一定會愛,而愛的人也不一定是親人。
04
影片以老中青三代女性對待愛情的不同觀念,深刻反映了時代變遷在世道人心上刻下的深深烙印。
阿祖苦守一輩子失去音訊的丈夫,即便幾十年后人去尸還,仍一心守護,不離不棄;
在家中強勢的岳慧英,與丈夫產生中年婚姻危機,夢中多次出現令她心動的男人身影,她卻無法辨別容貌。最終丈夫在車中的肺腑之言,方才讓她解開心中糾纏:原來自己的夢中人,就是相守幾十年的枕邊人;
岳慧英的女兒薇薇,與自己心愛的歌手男友選擇私奔,卻無法釋懷因自己而拖累了男友的追夢之路。她最終選擇放手任男友遵循夢想展翅飛翔,并自信可以等他一輩子。
最終卻落寞地問母親:一輩子到底有多久?
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對待愛情有不同態度,卻擁有同樣選擇:她們選擇等待,最終又選擇放棄。
阿祖最終選擇放手,讓丈夫的尸骨與城里的妻子合葬,也卸掉了背負一生的村頭那座貞節牌坊;
岳慧英最終選擇放手,放開長久以來因自己的強勢,對家庭造成的擠壓與窒息,轉而擁抱身邊的家庭現實生活與相伴半生的丈夫;
女兒薇薇,最終選擇放手,讓男友自由追尋夢想,也告別了對未來毫無根基的幻夢。
這,也是六十五歲的張艾嘉,在閱盡人生苦樂悲傷之后,自己做出的最終選擇。
放棄對一切虛妄浮華的最終幻想,轉而擁抱充實溫暖的真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