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從那夜三更起,孫悟空迎來了人生的巨大轉折。先是學了長生之道,后學了地煞七十二般變化,再后來又學了筋斗云。
孫悟空學了這三樣本事,便擁有了橫掃天界的能力。而真正的修行時間,也就不過三年而已。
這不免讓肥隼想到了兩句話:
一是“名師出高徒”;
二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01
三年間,傳道三次,打造頂級天仙
——祖師到底有多強?
具體有多強,書中沒有寫,我們也不好妄加推測。
不過,從傳授孫悟空道法上,能看到祖師絕對是三界間數一數二的強者。
為什么?
從開始教孫悟空,到把孫悟空逐出師門,也就三年時間,而這短短三年就把孫悟空打造成了頂級天仙,把原先的天地秩序攪得天翻地覆。要知道,其他天仙成長的時間動輒便是千年、萬年啊。
而且,縱是強如三清、如來,沒有一人猜出孫悟空師承何處,就算是已經知道,也沒有一人敢說出或者敢了結孫悟空的性命。要知道,越往上,有些事越玄妙。
02
僅三年便成為頂級天仙
——孫悟空究竟有多聰慧
這三年,并不是祖師一直在手把手地教孫悟空。
絕大部分時間是靠孫悟空自學。
第一次,傳長生之道,祖師從三更開始教,到“東方天色微舒白”,便教完了,之后孫悟空就是自己修煉。
第二次,傳地煞七十二般變化,祖師“附耳低言”,傳了口訣,之后孫悟空也是自修自煉。
第三次,傳筋斗云,祖師也只是傳了個口訣,孫悟空用了一夜,便會了筋斗云。
要知道,只學了口訣,理解不了,或者說是理解偏,都是有可能的。
知道規則法則后,僅靠自修自煉便有所建樹,也是天縱奇才!
另外,書中有兩句話,很有感觸,就是“一竅通時百竅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03
“名師出高徒”——名師決定上限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個人決定下限
“名師出高徒”,關鍵就在于名師二字。
要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就算是世所罕見的璞玉,在沒有遇見頂級匠師之前,也只是山間的一塊石頭而已。
有些人會說,孫悟空之所以能夠那么強大,就是因為他天地生成。
好吧,我只是想說,孫悟空在花果山待了三百多年,還僅是一只見人敬三分的耄耋老猴。而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劈柴七年,修煉三年,卻能上天入地,撼天動地,這是為何?
你跟著誰,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了你將成為誰。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這是肥隼經常借用的名句。
不過,凡事要辯證地看。
你將成為誰,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于你是誰。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關鍵就是在于個人二字。
“如果你很有天賦,勤勉會使天賦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會補足缺陷。”人生天花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但是,人生的下限卻在我們手中,在自身能控制的范圍內把拼一拼、搏一搏,把事情做好、做到極致,下限便能不斷向上移動。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孫悟空一把年紀,為了夢想放棄安穩生活,用八、九年從花果山到南瞻部洲、再跨海到西牛賀洲,再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七年。一路堅持走下來,才獲得祖師傳道受業的機緣。
沒有心中的那份堅毅、意志上的堅定、頭腦上的聰慧,猴王也不會成為我們所認識的孫悟空。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在祖師傳完口訣后,孫悟空一刻都沒有放松,雖然猴性好動,但在進步上,卻是沒日沒夜地修煉。
正如那句話所說——“這世上從來都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如果沒有大量的積累,沒有大量的思考,是不會把事情做好的”。
如果您喜歡此文。
請關注公眾號:為與學讀書寫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