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這部2005年就已經上映了的電影。
看電影之前對電影的背景一無所知,所以在聽到這些日本人講英語的時候是疑惑的,而鞏俐,楊紫瓊,章子怡的出現更增加了我的疑惑。當電影看完后查找資料才知道這是一部有英國導演請中國女演員拍攝的日本題材影片,說著英語講述的日本故事多少少了些韻味。
看完整部電影,心里是失望的。或許是這部影片的片名起的太大了,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部講述日本藝妓文化的電影,事實上,在我看來,這僅僅是一部一個剛好是藝妓的女人的追愛記。因為時間的關系,電影是分兩部分看的,分界點正好是小千代許愿后,正好是小時候和長大后的分界點。
小百合在電影的最后對主席說她所經歷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能夠更接近他一些。而在我看完影片的感受中卻認為小百合并沒有為了接近主席做過多少努力。
小千代在第一次看到主席后,跑到寺廟里把主席給的零錢全都扔進了許愿池里,她說要成為一名藝妓或許才能再見到主席。但直到她十五歲那年,第二次看到主席時她仍是那個置屋里媽媽手下的奴隸。后來她變成了小百合,成為了京都最有名的藝妓,有了許許多多見到主席的機會,但卻只是一直聽從真美羽的安排,成功吸引了伸江先生,但她卻離主席更遠了。
成為藝妓對小百合來說也是一種偶然,她沒有做過努力。如果沒有那雙媽媽給的藍灰色的眼睛,或許她沒有那么吸引人,如果沒有真美羽為她出計策,或許她無法成為京都第一藝妓,如果主席沒有讓真美羽去找她并庇佑她,或許她無法成為一名藝妓,甚至一生都可能是置屋里的奴隸。每一次好像都是別人推著她走的,她似乎沒有去努力要得到過什么。
盡管在小百合的眼里,小時候在橋上遇見主席后,主席就是她的信仰,就是那個本來對生活充滿絕望的女孩的最后的希望,好像后來的每一天都是為了再遇見主席。然而,無論她是小千代還是小百合都不曾真的努力做過什么,她的生活都是被命運,被別人推著走的。非要說做過什么的話,便是在伸江先生請求她下山幫忙的時候,她為了主席答應了。
我有這樣的想法并不是想表達小百合的不努力,而是想說她仍是卑微的。
難道她就不想早一點再見到主席嗎,難道她就愿意去取悅別的男人嗎?當然不是,正如之前所說,她是卑微的。卑微到不能與人抗爭。她想成為藝妓,媽媽卻只讓讓她當一個洗鞋的奴隸,她想讓主席擁有她,可是還是要聽從真美羽的安排。哪怕她成為了讓千萬男人仰慕的京都第一藝妓,她仍是卑微的,沒有任何自由。
真實的的小百合是隱藏在白粉紅唇下的,她只不過是一個女子,卑微的。她甚至不能去做什么努力去接近她深愛的男人。媽媽曾經嘲笑初桃:“藝妓也想擁有愛情?”,真美羽也曾經告訴過她藝妓不能指望些什么愛情。甚至在影片的最后也說了藝妓只能成為半個妻子。真是巨大的笑話,因為她成為藝妓后,愛情也不應該是她所奢望的。
她抗議過的,兩次與真美羽爭吵,她說她要她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沒有用的。那是多么神秘而卑微的職業啊,甚至不能為了自己而活。
幸運的是,伸江先生有自己的原則,她深愛著的主席恰好也深深地愛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