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人人都想“十全十美”,但實際上卻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更奇怪的是,生活中還總有那么些人,或許感覺生活太枯燥無趣,就喜歡上了自己給自己找些“不自在”。
古代有一個趕著牛車的人,在經(jīng)過岔路口時,老牛只顧著低頭朝前走,正好有另一輛車要經(jīng)過。眼看要撞上了,漢子連忙跳下車,想讓牛車往后退幾步。本來,他只需要一手牽住牛鼻子上的韁繩,一手晃動鞭子,老牛就會乖乖的往后退。但是,他偏不這樣,只管用雙手抓住車子往后拖,但不知道情況的牛卻仍舊往前走。于是,一個拼命的往后拖,一個使勁的往前走,結(jié)果自然是兩敗俱傷。
這個漢子因不懂得因勢利導,一味蠻干,本來輕而易舉的事,結(jié)果卻弄得難以招架,簡直就是存心給自己過不去。還有一個故事也有點意思。說的是一個村子里有一口井,由于井水又清又甜,全村人都到這口井里取水飲用。但是,由于大家只管汲水不知維護,漸漸地井眼被泥沙堵塞住了,井水也逐漸干枯,村里人取不到水,就聚在井邊吵吵嚷嚷,可偏偏沒有一個人愿意去淘清這眼井,反而氣急敗壞的把取水用的工具砸了個稀巴爛。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本來很小的一件事,若是處理好了大家都能輕松愉快,感到事事順心;若是處理不好,就會事事麻煩,像一團亂麻一樣怎么也理不順。
不會處理問題,使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使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變得不利于自己,這就叫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這種作對或許并不情愿,也不是發(fā)自本心,但最終的客觀效果卻是如此,擺也擺不脫,甩也甩不掉。因為不智而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后悔就來不及了。
因此,處理這種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謀定而后動,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靠拍腦瓜子做事。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遇到多么復雜的情況,都要積極主動的處理,因為只有想辦法解決才可能把問題消除,才有機會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