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時間管理第五章,講的玩索而有得。
感受頗深!想到了很多往事,哈哈!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學習要有像玩耍一樣輕松的心態(tài),保持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欲,去探索未知世界。我很贊同。其實很多話都和這個意思類似。比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件事非常有興趣的時候,學習就會變得很快樂。學習不是死記硬背,不理解越學學僵。學習就會變得很痛苦!
還記得上學的時候,我的英語學的很不好。自己學不懂也沒太大興趣,背誦課文下面全部是用漢子音譯過來,背完了也不知道啥意思!呵呵。都是在為完成任務而學習,并沒有太多樂趣。
? ?其實想想上學的時候?qū)W到的大多數(shù)東西現(xiàn)在也沒啥用得上的,有時候覺得中國的教育重分數(shù)太過于程式化也不是什么好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越來越多了。很多大學生畢業(yè)也不清楚自己會什么,要找什么工作,自己的特長是什么,這也許是應試教育的悲哀,我覺得還是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學習的氛圍本來就應該很輕松,首先要愉悅自己其次才是說服別人。
現(xiàn)在回憶起來小時候班級里的前幾名,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沒有那些搗蛋鬼,學習中等,活潑可愛的孩子有出息。哈哈!我想最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他們會玩。他們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他們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這些閃光點在中國的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完全襯托不出來!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學習好的都是書呆子。我只是想說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的擅長點在什么地方。不隨波逐流就好!
就像畫畫一樣,徐悲鴻老師曾經(jīng)說過,寧臟不潔,寧方不圓。道理是一樣的。大概意思是要有一個放松的心態(tài),畫畫臟了不要緊,要敢畫的臟,才有勇于探索的空間。所以很多有潔癖的人畫畫就很困難??一張白紙,怎么也不忍心弄臟。其實沒有哪個大師是一筆就畫的很準確的,都是不斷的探索對比之中畫了很多很多線條之后把正確的留下來了而已。而不是一筆就能畫準確的。很多大師一筆能畫準確的前提是曾經(jīng)有多少張?zhí)剿鞯倪^程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我們是看不到的。
其實也應了葉老師的那句話,壞開始,好開展,好結(jié)果!
從小我就對圖畫感興趣,玩著玩著到現(xiàn)在,我可以憑借這個愛好生活。我覺得很有趣!
并不是每個人都要當科學家,醫(yī)生,教師。找到自己的擅長點,興趣所在,專注的去熱愛。一樣可以活的很好!
這周作業(yè)階段性結(jié)束,得到了挺多認同,心里還是很開心的。繼續(xù)加油,這只是個開始。截圖紀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