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想探索和老公的關系:和老公溝通時有強烈的無力感8分,憤怒5、6分,生氣5、6分。
探索目標:和老公溝通時能夠進行下去,無力感能下降。
首先我讓來訪者拿出兩個分別代表自己和老公的小物件。并擺好他們的位置。
呼吸放松與潛意識溝通。來訪者出現胸口喘不上氣,右胳膊疼癥狀,我讓來訪者按著這兩個癥狀的中他想按的一個位置。然后用意象對話不舒服位置:“我看到你了,謝謝你,讓我看到你,我尊重你存在在這里,你在這里是有意義的,你想提醒我什么呢?”
原來是提醒來訪者:做事情太急躁了,太要強、太追求完美,活得太累。提醒自己要放下,讓家人活得輕松、快樂。
說完之后來訪者突然出現了頭疼。然后用手撫摸著頭疼的位置和他做意象對話(略)。
來訪者腦海中突然冒出了爸爸的樣子:“好像看到了爸爸在批評我,爸爸很難受的表情,爸爸想批評我又舍不得批評我,爸爸在護著我。”
問來訪者此時大概有多大的年齡?
來訪者回答:8.9歲的時候,那時候自己生病了兩三個月,很難受8-9分,因為當時生病,爸爸帶我打針,看到爸爸也不耐煩的樣子自己很難受。也很害怕6.7分,因為經常打針,屁股疼,走路走不成,一瘸一拐的。同時還有5.6分的孤獨感,因為打針走路一瘸一拐,在學校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兒,同時在家一個人在家沒有人陪伴。
接下來引導來訪者看著那個8,9歲的自己,和他對話,療愈那個受傷的那個小孩。然后。難受降為0分,害怕降為0分,孤獨感還有2~3分。
接下來問一問8,9歲的那個小孩,這兩三分的孤獨感,是因為什么呢?
來訪者回答想讓媽媽來陪陪她。
引導來訪者在內心看到媽媽。和那個擔心自己的媽媽多次對話。最終接受到媽媽的愛,那個8,9歲的孩子變得很開心,在自己的家里和爸爸,弟弟在一起,溫暖開心的感覺,在安靜的學習。
此時讓來訪者再次重新擺放小物件,小物件的擺放就發生了變化。
來訪者把紅色的老公代表換成綠色的老公,兩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同時看對方的相應多一點。
接下來讓來訪者感受一下,看到和老公這樣的關系,內心是什么感受?(幸福的感覺)
接下來問來訪者看著小物件老公,覺得希望老公有什么樣的調整嗎?
來訪者希望老公有主見,有想法,大膽的按照自己的想法。
得知來訪者對老公是有期待和調整,接下來用感知位置平衡法,讓來訪者作為妻子和老公反復對話。兩人相互表達對對方的想法和感受。知道雙方都能感受到感恩、愛和幸福感。
再次調整小物件,和老公的關系又發生了變化。兩人的距離很近,彼此可以依靠。同時彼此眼光有看對方,關心對方的時候,也有獨立做自己事情的時間和空間。來訪者非常享受這樣的感覺。
大力的吸氣,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吸入自己的內心,傳遍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直到感覺足夠,然后緩緩的睜開眼睛。
再次測試和老公之間溝通時的情緒打分,
無力感降為1~2分,憤怒降為1分,生氣降為1分。
問來訪者這1分的無力感,憤怒和生氣還需要探索嗎?來訪者回答不需要。
問來訪者留著這1分的無力感+憤怒+生氣,是提醒你什么呢?來訪者回答:提醒他要接納現實中老公的狀態,畢竟老公沒有學習過心理學,尊重老公的現狀。
到此為止,這個個案可以輕松的結束了。
做完個案復盤時,觀察員老師評價說:“這是一個簡直就是教科書式的個案。整個個案做的讓我感覺非常舒服。”
感謝觀察員老師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