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艱難
我為什么要做班主任?
6.有一種教育方法叫堅持
(1)17年堅持做家校聯系單
(2)10年的教育博客記錄更新
(3)制作印刷7本學生成長紀念冊
(4)堅持給學生寫書信四十多萬字
(5)堅持在學校里完成所有的分內工作
時間是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有的。我不愿意做苦行僧,也不愿意做蠟燭,我愿做有電源的燈,唯有生命有質量,教育的路才可能走得長久。
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我包攬了每天中午的自習課看班,在這段無人打擾的時間里,我可以坐在教室門口發呆,也可以備課和批改作文,還可以找學生談心。
我靜靜地思考著自己的工作。整理著下一步的頭緒。我規定自己在學校里完成所有的分內工作,包括博客的撰寫。
忙碌的時間關閉QQ和網絡,手機調成靜音。
每天回家后,吃完晚飯先睡上一個半小時,再起來做家務活寫些散文隨筆看看電視劇,吃吃喝喝玩玩,到十一點之前就睡覺,充沛的體力也就保持下來了。
【讀到這里,我的感觸很深,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沒有邊界的,似乎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分內的、分外的,以至于在校期間我做了許多分外的或者無大用的工作,回家后不得不熬夜補做分內的、必須完成的工作,我喜歡讀書和練字,也愿意為之堅持,但總是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總期盼著可以有48小時,細細想來,還是自己沒有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在校工作期間,為許許多多無謂的工作浪費了不少的時間,看了于老師的這段話,我抱著電腦坐在教室里,看看書,寫寫讀書筆記和感悟,瞬間覺得今天的這個午休自己過得特別有價值。】
7.與志同道合者同行
每周三晚上,班主任主題沙龍。討論班主任工作。
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一群人可以抱團取暖。
一群人可以借助同伴翅膀煽動的氣流飛得輕松看得寬廣。
【2019年從成長學院回來,同年10月,我加入了程玲芳名班主任工作室,現更名為徐佳佳名班主任工作室,遇見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很期待每次的研修,收獲很多,唯一覺得遺憾的是沒有消化和吸收的時間,有曇花一現的惋惜,也在一直反思如何研修更實效。2020年6月,成立片區工作室,學校分管工作的不匹配,各類雜事,看著身邊忙碌的班主任,實在不忍心,再讓他們騰出時間去開會,不想讓他們有負擔,細細想來,又覺得自己的擔憂在阻擋他們進步,自己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別人不一定沒時間,我不應如此猶豫著,我應深深反思如何做,如何搭建好平臺,如何栽種好花木,如此自有清風與蝴蝶。
8.興趣廣泛做個雜家
生活的雜家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潛移默化中傳染給學生。
9.學生對我的愛時汪洋大海
我想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一個水循環。班主任時源頭活水,涓涓細流,細水長流,漸漸在學生心理匯聚成江河湖海。
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漫野,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