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一個省會城市中心的湖畔公園,一位身材清瘦,氣度不凡,戴著一幅金絲眼鏡,衣著樸素的中年男士正倚靠在湖畔公園臨湖一側翠綠的柳樹下,目望湖中心不遠處的湖心小島,神色興奮,若有所思,正在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
“年院長,您在這里啊,讓我好找啊?”
一位身穿高檔西裝,身材胖碩的類似老板的中年胖子正氣喘吁吁地叫道?!澳业搅税。恍辛耍屛蚁却跉狻?。
我才回過頭來,說道:“哦,原來是靈總啊,我想我們找到了麒麟烏木”。
我叫年富強,生長于南國的一個小縣城中,我家這一支的祖上是據傳是清代大將軍年羹堯的后人,年羹堯因功高權重,為雍正所猜忌,于雍正三年被貶為杭州將軍,同年被下獄治罪,賜其自盡?;实墼t"令年羹堯自裁,其余十五歲以上之子發遣廣西、云南、貴州極邊煙瘴之地充軍。"故后代子孫都生長在南方的偏遠之處。
我少年時身體虛弱,我父親為改善我的體質,讓我進入當地的武術隊學習武術。我學武多年,身體大為改善。我爺爺是清末的秀才,寫得一手好字,文化大革命時受到迫害,被下發至農場養豬。我小時候,經常纏著我爺爺說故事,他老人家一邊喂豬,一邊給我講解古時候的奇珍異寶,所以我成年后,對奇珍異寶有強烈的愛好??赡芪疫z傳了他老人家的學習基因,高考以文科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南方最著名大學的考古專業學習,畢業后分配到省城的博物館研究院工作,二十年工作后成為這家研究院的院長。
不過我天生對升官發財沒興趣,只喜歡文物品鑒這方面的工作,業務時間幫助朋友們鑒定收藏家的藏品,特別是幫助識別不明年代的文物。故而,時常有一些做收藏的生意人常來找我幫忙。靈老板就是其一,他做的是省城最大家的拍賣公司,生意做的在本省內是最好,經常請我們院的專業人員幫助鑒定一些難以識別的物品,也經常與我們院做一些聯合宣傳活動。
靈老板本次是通過一些海外的收藏家朋友了解到,在本省有一件南北朝時期的上好烏木收藏品,據稱為“麒麟烏木”。烏木又稱為陰沉木,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炭化過程形成烏木,故又稱"炭化木"。歷代都把烏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藝品、佛像、護身符掛件。古人云:"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因具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之稱。
這件“麒麟烏木”是由名家所雕刻,由罕見的金絲楠木做為主材,整件作品是兩只麒麟環繞其間,收藏在一所廟宇之中,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失蹤。
靈老板得到的線索稱,這件烏木當年由住持普元法師舍命保全在市中心之中,紅衛兵小將們聞訊前來,卻始終也找尋不到,住持普元法師也不見蹤影。近年,海外收藏家得到住持普元法師的信息,原來他當年離開中國到了美國,在美國繼續修行,并成立了海外禪院,臨終時對信眾說出此事并留有一首詩以幫助尋寶。這首詩云:“奇花湖畔生,閑云島中駐。歸還亦需年,城南靜養頤”。
靈老板的朋友想先一步得到此物,便立即打跨海電話給靈老板,靈老板剛才約我一起午餐,并將這詩給我,我看完后,發現此詩指向省城的湖畔公園,我馬上到公園尋找,發現湖中心的小亭子正好建在一處小小的島嶼之上。而亭子下方種植有密集荷花,奇怪的是唯獨亭子的東南角下水不生荷花,并少有蜻蜓飛來點水,而其余三角均有大量的蜻蜓飛來點水。
靈老板急切的問我道:“年院長,它在什么位置,我們安排人來取吧?”我對靈老板說道:“這首詩確有意思,你看這湖畔公園邊上可有奇花?奇花其實不是花,而是指柳樹的柳枝。這湖心島上可有閑云?閑云指的是湖邊的蜻蜓。所似我猜這件寶物很有可能在這湖心島方亭的水下邊,這萬年金絲烏木據本草綱目記載,無論如何密藏,均能干擾其周邊生物的生長,故極有可能生在不長荷花的水下?!?/p>
此時,公園湖畔,春風拂面,游人如織。我心中轉念一想,這麒麟烏木屬于佛家的收藏,況且原主普元法師冒著流亡海外的極大風險,也要歸送此物,我們不應該把它找出來給海外藏家,應該將其物歸原主。我對靈老板說了我的想法,靈老板雖不情愿,但我們是多年交情,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于是也就同意了。
我們待到日薄西山,公園里游人稀少之時,由靈老板租來一條小船,我們二人撥漿至湖中小島之上,登上湖心小亭,我們來到小亭的東南角,我問道:“你可會游泳?我不會”靈老板答道會游,他脫下一身的名牌,只穿個大紅褲衩就潛下水處,不一會兒,靈老板濕沓沓地趟起身來,手上多了一個油布包裹的鐵盒子。靈老板說:“這和尚也太認真了,用繩子綁在亭子水下的柱石角上纏了幾十圈,解得我累死了。”
我們將鐵盒子裝進包包,又劃船回到公園,二個人一路急行來到了靈老板在省城市區的辦公室。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鐵盒子,取出用報紙包了好些層的這件麒麟烏木。靈老板與我均被這件南北朝時期作品深深震懾,兩只麒麟周體通紅,威武雄渾、雙角伸出,活靈活現,環繞金絲楠烏木,木上雕有祥瑞云彩與金光四射,看上去一片心境平和的佛家境界。我們上前觀看,靈老板取出相機,一陣狂拍。待他拍完了,我仔細端詳了這件作品,由于保存完好,居然沒有一絲裂紋,從手法上看,應是大師級作品,一口氣雕成,只是一件木雕作品上有多種變化的色彩,倒是平生未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