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換季的時候,我在家養病沒有合適的換季衣服穿,上午想上街買衣服,被母親勸退,說上午不好還價。我不太懂母親的意思,覺得上午沒什么事買回來不就完事了嘛,一個農村婦女為啥這么講究,同母親討論了幾回,最終還是被她說服了。
我一上午都在等待中度過,午飯吃完后,母親終于開小電驢載著我上街去買衣服。
由于很久沒有上街了,對于商鋪里衣服的銷售情況一無所知,母親在我身邊可以免去我一家家漫無目的閑逛,母親來過多次,是固定幾家的熟客。
在第一家店鋪里我看中了一件打底衫和一條運動褲,合計要175元,母親同老板還價,對方一分不讓,她立馬拉著我走人。
我心里是帶著幾分愧疚的,甚至有種想哭的沖動,如果我身體好好的,有班可上的話,何愁這175塊錢呢。
不過好在在第二家里找到了更加合適我穿的款了,在母親同老板一番殺價中,一件春秋外套+一條牛仔褲合計160拿下了。
在給母親找零錢的時候,老板帶著沮喪的腔調說道:“這個價格真的是在瞎賣了,一上午沒個生意,心里實在是著急,就這百十來塊的生意難做啊……”
母親寬慰她:“我是你們家老顧客了,常來的呢,做生意呢,總是有賺多賺少的時候?!?/p>
我在一旁看著,內心很是觸動,才明白母親說的上午去了不好還價的意思,老板有做老板的難處,顧客有做顧客的難處,不富裕的母親正是利用了老板的難處,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來買相對合適的衣服。
原來這是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點滴“智慧”經驗。我打心眼里佩服母親,體會到她持家過日子的不容易,不再輕易忽視母親的點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