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如果找不到向外的突破口,就從內部找到人生的方向。
多年前,珺珺從大學畢業,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珺珺放棄了考研,這使珺珺身邊的很多人都覺得十分可惜。
珺珺大學還未畢業就以本科生的身份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幾篇很有影響力的文章,珺珺的導師極力勸導珺珺考研,但最終珺珺還是放棄了。
珺珺的動手能力很強,甚至超過了一些研究生,這是珺珺導師在勸導珺珺考研時說的?,B珺知道,自己確實適合做研究,但是自己在本科生期間已經做了近三年的研究,早已厭倦了這種生活。
畢業后,珺珺憑借大學期間發表的文章,很容易就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從大學畢業的珺珺雖然在大學小有成就,但毫無工作經驗,所以只好從最基本的研發員做起。
工作以后,珺珺才發現自己的能力并不怎么突出,反而因為經常出錯而遭受上司的破口大罵。
這時候珺珺才發現自己更適合在實驗室里做研究。
為此,珺珺后悔不已,早知道當初考研好了,沒想到工作如此艱難,但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珺珺痛定思痛,仔細分析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原來,自己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實驗室試驗階段,而非實用階段,自己從一開始的思考方向就是錯的,而且由于在工廠要面對不同的人,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使得自己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聚焦在工作上。
知道問題在哪,珺珺決定從內改變,首先找了大量為人處事的資料來學習,利用業余時間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然后改變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更多的以實用為首要目標,最后通過向周圍的高手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從此,珺珺有了很大的改變,遇到事情不再先埋頭去做,而是先思考,對于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做好總結,如果遇到這些問題就能很快找到解決的方法。
最終,珺珺在工作中越來越順暢,越做越好。
如果不從自身尋找問題,而是一味想著怎么與上司對抗,或者仍然使用以前的思維,做事的方法,與人交流的方式,珺珺是無法在工作中如魚得水的。
小時候,因為好奇心,總喜歡探索未知的事情。
有段時間,兒時的小伙伴給了我幾個蠶蛹,我十分高興,就把它們放在盒子里觀察。
小伙伴說這些蠶很快就要破繭而出了,然后它們會繁衍后代,這樣到明年,你就可以有更多的蠶蛹了,聽了小伙伴的話,我對這些快要破繭而出的蠶蛹更加感興趣了。
可是,等了很久,我的耐心都被消磨的一干而盡,但它們還沒破繭,有一天,我拿了一把剪刀,在繭的一端剪了個小口,我想讓它們快點出來,但是它們還是一動不動。
后來我去問小伙伴,才知道原來蠶是要靠自己破繭而出,才能存活,你提前將它們暴露在空氣里,是會弄死它們的,果不其然,幾天后我的蠶蛹沒一個從蠶繭里出來化成蝶的。
想要破繭成蝶,蠶蛹就必須從內部破開繭的束縛,才能化為真正的蝶,如果從外部破開,它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從內部提升自我,才能像太陽一樣在外部源源不斷的散發光芒;腹有詩書氣自華,是真的!
作者簡介:烏奴,男,終日沉迷文字不能拔而日漸消瘦,喜歡跑步、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