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渡口,渡過此岸到達彼岸的港口。
人的一生會到達的港口其實極少。只有把前一個階段完完全全地渡過才會到達下一個港口。不知要走多久才算一個階段的完結。
想一想我已到達的渡口只有兩個。
從有清晰的記憶起,到高中一年級是我的第一個渡口。那是在沒有遇見安之前。那時候的我喜歡熱鬧,不喜歡獨處。喜歡朋友,不喜歡家人。喜歡說話,不喜歡思考。喜歡隨著大眾走,不喜歡被孤立。就是一個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女孩。
我也曾想過,為什么不愿意和家人談心,為什么寧愿呆在學校也不愿回家。那時,總是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卸在父母身上。總是認為他們沒有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庭,沒有足夠的時間陪著我,沒有給我應有的愛。所以叛逆、反抗、抵制。
因為心里缺失,所以總想彌補。
那時候的我,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一個沒有思想,不夠理智,還未起步成長的小女孩。這就是我混混沌沌的第一個階段。
高中二年級,識得安。從此,她便住在了心里。那時也從父親家搬到了母親家。生活再一次發生巨大的改變。而這所有的改變都需要慢慢地適應。
我開始思考,即使是淺薄的。但這是成長的第一步。人的成長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心智的成熟。我不再喜歡熱鬧,不再跟隨大眾,不再喜歡交際,不再愿意呆在學校。所有的一切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與家人的隔閡。我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我認為很復雜的關系。
現在想想,也是情有可原的。高中時代有極其強烈的厭學癥,總是會因為不愿去學校,不愿與人交流,不愿意聽見不愿意看見而與母親爭吵。有一段時間因為一些原因很少去上課,然后在應該去上課的時候極力抵抗。那天晚上,家里只有我和母親兩個人。十點鐘左右,我們再一次因為這件事爭吵。我能感覺到她前所未有的氣憤與傷心。她或許在想,為什么我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她的原因還是我自己的原因。我收拾東西準備離開,那時候的想法就是,我一定要要離開這里,這里并不是我真正的家。無論如何,我都會活下去的。然后母親哭著極力挽留,挽留不行便是威脅。我已經忘記了那天晚上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只記得,我和母親都在哭。
而這樣的事情總是會定期的發生,在高考前一段時間極為頻繁。我一直都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亦是自由的發展。不喜歡束縛所以一直反抗。高考前一段時間還在不停地看課外書籍,在寫小說,在幻想,并沒有把高考看得那么重要。我只是認為,是你的終究是你的,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的屬于你,也不必惋惜留戀。放手讓它去找真正屬于它的那個人。既然我追求自由,我喜歡的東西也同樣有追求自由的權利。
雖然思想不再從眾卻開始孤僻,但我依然在成長,這也是成長的必經階段。這是我的第二個渡口。
我已經到達了兩個港口。現在,是我正在經歷的第三個渡口。
當初,因為排斥所以從沒有認真思考過與家人的關系。把他們當作阻止我的人。認為沒有與他們交談的必要。總是在忽略,忽略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高考完后,才發現,其實一切都是那么地簡單。曾經極力地抵抗只不過是跟自己過不去,在傷害自己,也在傷害關心我的人。
對家,對與家人的關系重新進行整理。
出生在一個怎樣的家庭,這個家庭是否完整,這個家庭會如何發展都是我所不能改變的。其實,即便家庭不完整,也并不代表我的家人沒有對我付出過。父母分開是因為他們無法再繼續一起生活下去,每個人都有選擇愛的權利,這選擇的愛亦是自由的部分。他們各自能夠找到合適的伴侶才是正確的選擇。一開始就不合適的人永遠都不會合適,又何必勉強。正如我對愛情的觀點,愛情很微小也很多變,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應該讓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愛有時候就是自己的事情。給彼此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糾纏,不約束。既然他是一匹野馬,就給他一片原野讓他盡情地奔跑。對家人,我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不知道他們會何時會永遠的離開我,不知道我是否會在他們之前早先離開他們。所以我想用心對待他們。他們的體內與我都流淌著同樣的血液,我們血脈相連,注定不可分割。或許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正確,但他們的確付出了真誠的愛與關心。這只能用心去體會,言語不足以表達。
即便是這樣的想法,但矛盾卻是不可避免。
在來到大學之前,對大學的印象只是,會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會自由,會沒有束縛。會再次思考與家人的關系,是否離開他們對彼此都好。都是好的想法。
不要抱有強烈的期許,因為期望是失望的開始。
來到大學,就是忙祿。課多,會多,活動多。沒有完全的相對自由。對我而言,這是一個不美滿的開始。不管是否喜歡,我都要和五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一起生活四年。這真的是一個挑戰。一開始的生活就是局限,曾經有過的,現在不再有。只能隨著時間逐漸添置。這里不會是我的一個小家,但我的生活依舊是要原封不動地過下去。所以對家的概念再次清晰。家,是那個有你身上的味道,有你的氣息,會給你舒適感、自然感、安全感的地方。而家人,是不管何時需要關懷,隨時都會給你無限關懷的人。他們唯一且珍貴。
也是在不斷學習中,理解人若是還與這個社會有一丁點的關系就一定要去適應,去接受。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因為時間從不曾停止不前。需要的只是在時間中沉淀,在時間中成長。
一段牢固關系,總會經歷起起伏伏。就像與家人的關系,總是要走到很遠很遠,才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究竟在哪里。與朋友的關系亦是如此。我的朋友很少,但都是極其珍貴的。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朋友,但你應該清楚,真正的朋友不會是一群熱鬧的人。
現在的我,依然思想極端,但總是感情常在。我不知道這第三個渡口何時把我渡到彼岸,我靜靜地等待,等待微妙的變化,等待新的成長。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夢,不知不覺,人就這樣成長了,變老了,消失了。但在我離開這個世界時,我想我不會有遺憾,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做了我要做的事情,不管結果如何。我學會了珍惜與付出。我感受到被愛并且學會愛。我清楚我做過什么,我正在做什么。
“我的心中有一個世界,她空無一物,她價值連城。”
愿:世間人都能有一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