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周寫作營主題:美食,看到很多人寫到面條。我作為陜南女孩,家里因為老爸愛吃面,家里吃面和吃米的時候一樣多。但是提到面條,我記憶最深刻的永遠是外婆家的那一碗面,那一碗在我心底種下善良種子的面!
? ? ? ?這碗面的故事大概發生在我八九歲去大山里外婆家的時候。那時候九幾年,安康這樣的小山城不發達,其實現在依舊不發達。但是我愛山城里這樣的青山綠水和藍天白云。更愛外婆那里的大山,和成片的樹,記憶猶新的還有每到暑假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們去深山處釆蘑菇的情景。基本每次暑假都會去外婆家待好久。那個暑假也不例外。有天,四五個小屁孩一早跑去山里放羊,當時外婆家有兩只羊,說是放羊,其實是瘋玩。玩夠了,下午天快黑的時候,回到外婆家,早就餓的前胸貼后背。拴好羊,跑去就跑去吃飯,是漿水面(安康的一種特色面)。那時候因為窮所以每次做飯量剛剛好,有時候還會可能還不夠吃。正當端好碗坐在門前準備吃的時候,迎著大門來了一個穿的爛的不能再爛的很臟的叫花子(即乞丐)。我們一眾小P孩被嚇到,可是正在這時候外婆端起碗向叫花子走去。將自己碗里的面全倒給了叫花子那有著豁口的黑色破罐罐。看到外婆這么做我們小孩子們也放松了神經,不再害怕,端起碗開始吃。可是在叫花子在一轉身的瞬間,絆到了石頭上,“咣當”一聲,黑罐罐摔成了好幾瓣。面條撒了滿地,叫花子沒有遲疑,蹲在地上用手抓起面條就吃。外婆沒說話轉身就回屋里,又端了一碗面給叫花子,還遞上了筷子。我看到叫花子邊流著淚邊在吃那碗面。那一頓飯,我看到外婆只喝了半碗的面湯。那個場景,至今讓我記憶深刻。大街上乞丐很多,人們對待乞丐或是捂著鼻子走過身邊或是老遠就繞開,更有辱罵的。當然也有布施的。那個時候的乞丐基本是因為生活所迫,多是真乞丐。多么明顯的對比。
? ? ? 外婆的那一碗面,不應該說是兩碗面,教會了我友善的對待身邊的弱勢群體。那碗面,更是在我心底種下一個叫善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