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不是內心的“好為人師”在作怪,純屬“樂于助人”,謹代表個人小感悟,有用沒用的,供大家消遣著看。
本文的目標讀者是上學的兄弟姐妹們(資深上班族就當笑話看咯)。為什么是工作后才發現的呢?因為上班以后的工作需求倒推出大學該干的事兒。這是一個目標導向的簡單邏輯。那么,大學到底該干什么?
第一、多練習寫作能力
現實情況是,不論以后你從事什么工作,擔任什么職務,寫作都是你無論如何都需要的一項基本技能。見過很多人,經常遇到這樣的尷尬。領導安排寫一個小材料,結果文體都搞不清楚,當然寫出來的材料就驢唇不對馬嘴。挨罵事兒小,沒發展事兒大。
其實我們在學生時代有很好的資源可以把寫作提高上去,比如我們都會寫畢業論文、實踐報告、讀書筆記等等。只不過好多人寫這些都用了百度罷了。
有一個很有趣的比喻:老母雞下蛋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不下蛋,光嘎嘎。二種是光下蛋,不嘎嘎。三種是既下蛋,又嘎嘎。如果把下蛋比作工作成績,把嘎嘎比作寫作的話,我們都應該學習第三種老母雞。
第二、學會表達
上班了,請示領導,要表達;安排下屬工作,要表達;跨部門協同,要表達;開會要表達等等等等。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了。
學生時代應該在一切可以表達的地方厚著臉皮去表達。相信自己,你的表達能力超乎你想象。
三、有一個以上的興趣愛好
有句話叫:愛讓人幸福,愛好讓人精彩。培養一個以上的良好愛好,受益終身。工作之余,你還可以有一個讓自己靜下來的方式,或是放空自己的途徑。其中好處,只有真正擁有愛好的人才知道。
四、有一次另類的經歷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只猛獸,建議在學校期間經歷一次“另類”。比如理一次光頭,讓老師同學大吃一驚,比如在操場與一位陌生的女生搭訕,夸她的服裝很漂亮等等。
這些經歷在當時只是令人不屑的無聊舉動,但是隨著歲月的沉淀,都會幻化成最寶貴的財富。經歷了,也就經歷了,工作以后,還可以做嗎?既然不能做,這一輩子也不能做了。
五、學會學習
我體會到了一個道理,大學不在于你學到了多少知識,而在于你掌握了多少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自我學習的方法。學生時代,多多總結自我學習的方法,工作以后真的很有用。
閑扯不少,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