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犯醉記錄”咋成了時代標志?

釀酒是中國人的傳統,在這項技術上,國人堅持了三千年。

酒壯慫人膽,碰上最好閃。

俗話說了:皇帝遇上酒蒙子都避著。沒有好人愿意和一個瘋子叫勁。

其實,這也不是咱皇帝們多么圣明,而是看你耍什么酒瘋。危脅大位試試?是頭豬也不行,殺無赦!

本邦四大名著酒是必配之物,有點兒掉進酒缸的意思。書中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離不了酒。

不管慫人還是悍人,一沾上酒就會特別地來勁。

不來勁才怪呢!酒的度數不一樣了。

飯醉背后酒的革命

酒在杯中不起浪,喝到肚里直晃蕩。

呵呵,這個說的不是古代,是今天。古代的杯酒,哪里有這么大的能量。

我們這個愛酒的民族,有四千年的飲酒史,但前三千多年,喝的一直都是低度酒。

《尚書·說命》中有:“若作酒醴,爾惟麴蘗”。麴,朽麥。蘗,米芽。

古三代夏商周這種麥芽發酵出的酒,近乎啤酒,酒精度數也低得可憐。

漢畫像磚。有人說是以蒸餾技術釀酒。毫無依據!若是,國人不必喝兩千年濁酒!

難怪孔丘孔大爺放言:“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多吃肉不好消化,酒還是不限量的。

不就是連甜度都有限的飲料嘛。放開造,你也整不了多少!

那么,問題來了:《水滸傳》中景陽岡“三碗不過崗”,是什么酒?這么大的勁,得多少度?

武二郎喝了18碗,按一碗三兩算,也合今天五斤多。當然,武二醉了。

此酒雖為“村酒”,卻有“老酒滋味”。店老板也透露了一些秘密。

22回,武松道:“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

元明之際,山村野店低檔濁酒,不可能以“瓶”計,散白酒只以“角”計。

清·程穆衡《水滸傳注略》講:角為量器。茶坊用旋杓,如酒肆間只論角賣。

“村酒”敢叫“透瓶香”,可見其不凡。瓶酒是當時高檔酒的標志,這度數有點像燒酒。

十八碗后的英雄是怎樣的氣概?顯然已經是喝大了!

這一點,武二自己事后的解釋才最清楚。

28回,武松道:“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后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只大蟲?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

酒是糧食精,越醉越年輕。酒是長成藥,越醉越想要。

中國人無論窮富,酒是離不開的東西。

《紅樓夢》中賈寶玉,十一二歲的如花蒙懂少年,想不到借酒變身成年的路竟這么短。

一點點美酒,就奪走了他的“第一次”。

第5回,(寶玉)自覺朦朧恍惚,告醉求臥。警幻便命撤去殘席,送寶玉至一香閨繡閣中??早有一位仙姬在內,其鮮艷嫵媚,大似寶釵,裊娜風流,又如黛玉??

醉以美酒,幻以妙曲,集寶釵黛玉于一身、乳名叫兼美的秦可卿,一舉拿下了小叔子的貞操。

這是春藥積慮“處新”的“嘗鮮”!

這是淫蕩蓄謀“以酒”的“犯醉”!

白酒是什么酒?

酒是情媒,酒亦是罪媒。

人五人六衣冠楚楚,那都是在面具與畫皮遮擋的朗朗乾坤之下。

無情無義不經意地撕破偽裝的,常常是酒。有時候,來得毫無道理。

天蓬元帥,《西游記》中八萬水師的統帥,多正宗正面正經的高級干部。

一點點酒精,竟讓他控制不了自己的體精,簡直就成了強奸犯。

19回,那時酒醉意昏沉,東倒西歪亂撒潑。逞雄撞入廣寒宮,風流仙子來相接。見他容貌挾人魂,舊日凡心難得滅。全無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從??卻被諸神拿住我,酒在心頭還不怯。

按今天的說法:這得是喝了多少假酒?讓這么個位高權重的老首長霸王強上弓。

酒是本邦士大夫的精神寄托。

卷簾大將沙僧也一樣,中央領導身邊的紅人,因酒失態打碎象征玉帝身份的玻璃盞。

這是什么樣子的酒,有這么大的魔力,讓我大天庭精英不斷迷失落馬?

此為天庭蟠桃大會特制御酒!一般來說,中央朝庭用酒都由地方專貢。但明帝國御酒一樣自制,自給自足是本邦特色。

《大明會典卷之二百十七》云:嘉靖七年奏準:官細酒,改令光祿寺(南京)自造。以數內米,二千二百七十三石。瓶,十一萬五千個。

這個細酒有別于白酒,是種清酒。可以說,古代這才真正叫酒。

古語云:“清者為酒,濁者為醴”。醴就是后來的白酒。這樣的酒糟滓太多,是渾濁的。

水滸好漢用蒙漢藥劫生辰綱,用的就是白酒。因為渾,下藥不易察覺。

15回,眾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里是什么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b>

水滸中也稱白酒為“渾白酒”(4、35回)。阮小七將皇帝賜梁山泊御酒換成“十瓶村醪水白酒”(75回),一喝就被發現掉了包,因兩者質量差得太大。

古人一直將濁酒稱為白酒。這是種大眾酒,形態像今天的米酒。宋詩人蘇舜欽寫:“盤喜黃粱熟,杯馀白酒渾”。

大明帝國的御酒,品質還是不錯的。

細酒酒精度較高、純凈?;始揖?,總不能味道寡淡,一喝,喝一嘴酒糟吧。

明《客座贅語》卷九:(金陵)元時每歲路供滿殿香醇。而自馀所耳目,市酤所有,惟老窖酒,色重味濃,如隔宿稠茶,稍以灰澄之使清,曰細酒,其味苦硬,不堪三爵。

這種酒勁大,一般人三杯足矣,多喝是容易犯醉、耍酒瘋的。

西游猴哥,在天庭倚缸偷飲的就是這種高度御酒。喝多了他“自揣自摸:不好!不好!”(5回),逃回花果山老家。

因酒大錯已鑄,憑醉勢成騎虎。酒逼英雄反,一去難回頭。

高酒精度的御酒,怎承得起大鬧天宮之重?

什么人在喝燒酒?

扒一扒本邦書寫的歷史,酒之罪,可大了!

大者因酒亡國,微者顏面掃地。

大者夏桀“為酒池糟”,商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兩個酒鬼相繼亡國。

微者因酒誰淚多?京師去問強東哥!借酒亂性不要人臉的忒多,略過了。

喝酒與禁酒,是對千年太極推手。每遇欠收之歲,朝庭必嚴令禁酒。

有清一代,康熙、乾隆都大規模禁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孟德醉酒橫槊吟詩,唱出多少人愛的心聲。

48回,時(曹)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上,以酒奠于江中,滿飲三爵,橫槊謂諸將??甚有慷慨。吾當作歌。

一代梟雄愛酒如此!而手持軍國重柄,時逢災年,保糧為上,于是只能棄一時慷慨,下令禁酒。

今天,五斤糧食釀一斤酒,古代受技術局限,怎么也得十斤糧出一斤酒。

三國孔融是個大名士,帶頭反對曹操禁酒。酒是士大夫的精神寄托,與張飛嗜酒不一樣。

張飛是為酒誤事、犯醉丟命。

81回,(張飛)不覺大醉,臥于帳中。范、張兩賊,探知消息,初更時分,各藏短刀??以短刀刺入飛腹。飛大叫一聲而亡。時年五十五歲。

張飛喝的,可能不是什么高度酒。每喝必醉,他是中毒了。

周大盂鼎上的銘文是中國第一個戒酒令

元明之際,可以充分提高酒精純度的蒸餾酒已經問世。但喝這類高度酒的人,還真算不上主流人群。

個中原因,一是本邦士子習慣了低度酒的口味;二是人們喜歡以傳統方式自釀,??受設備限制弄不出蒸餾酒。

明《客座贅語》卷九:慶歷間,士大夫家間有開局造酒者,前此如王虛窗之真一,徐啟東之鳳泉,烏龍潭朱氏之荷花??士大夫所用惟金華酒。

自造佳釀且沾沾自詡,為明季酒風。大名士錢謙益就常與朋友互薦制酒秘方,其夫人柳如是亦稱一代釀手。

這在《金瓶梅》中也有印證。給西門慶送禮的官僚,送的荷花酒、菊花酒等多是自釀。

若說買酒,西門家買的最多的便是金華酒。

23回,潘金蓮道:“賭五錢銀子東道,三錢買金華酒兒 ,那二錢買個豬頭來?!?/b>

金華酒可是種高檔名酒,三錢銀子一壇,這價格真不便宜。

明季,無論是傳統的白酒還是燒酒,都飛速發展。

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萬歷年間北京,“燒酒二瓶銀一錢?!薄包S酒八瓶銀一錢伍分?!?br>

一瓶與一壇都是一個人就能手提的,分量接近。明代的燒酒算是真正的蒸餾酒,決不是唐宋時期的燒酒。

明季燒酒雖貴于黃酒,但只流行于販夫走卒之輩中,不是有身份人喝的。

《金瓶梅》中,應伯爵和妓女開玩笑抬跑她們,就說用散燒酒灌醉轎夫。

燒酒,雖已粉墨登場,此時卻是個配角。

蒸餾技術的誤區

唐詩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

有人因此認為大唐燒酒就是蒸餾酒。這一點,明人一致明言:不是!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其清如水。燒酒,才是今天人們叫的白酒。

元代的蒸餾器。應該是釀酒用的。

元·忽思慧《飲膳正要·米谷品》“阿刺吉酒”條:味甘辣??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是元一般人家的“百科全書”,介紹南番燒酒(番名阿里乞)的制法。

不拘酸甜淡薄一切味不正之酒,裝八分一甏上斜放一空甏。二口相對。先于空甏邊穴一竅,安以竹管作嘴??炭火二三斤許下于甏邊,令甏內酒沸。其汗騰上空甏中,就空甏中竹管內卻溜下所盛空甏內,與清水無異。

明人《草木子·卷之三》云:法酒。用器燒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酒極醲烈。其清如水??此皆元朝之法酒。古無有也。

明姚可成《食物本草》言:“燒酒,其酒始自元時創制??其清如水,味極濃烈。

明代人言之鑿鑿,一致認為是元人的技術。

而今人卻出土了漢代、金代的蒸餾器。有專家稱:這是造酒的吧?

柳州博物館的漢代青銅蒸餾器。可能是煉丹用的

漢代蒸餾器的發現不是孤例,除上海博物館、柳州博物館,?;韬钅挂渤鐾亮饲嚆~蒸餾器。

然而,沒有任何文獻證明這是釀酒的。從漢到宋,道士卻留下大量用這類器物煉水銀的文字。

蒸餾器示意圖


宋《丹房須知·抽汞之圖》云:飛汞爐木??碟圓釜,容二斗,勿去火。注云:鼎上蓋密泥,勿令泄熙。仍于蓋上通一黑管,令引水入蓋上盆內,庶汞不走失也。

話不難理解,這是煉仙丹大藥取水銀呢!

宋代《嶺外代答》、《游宧紀聞》等書也有相關記載,但很遺憾,無一例外都是煉丹、取花露的內容。

蒸餾技術我們的先輩是全世界最早發現的,卻沒有用來釀酒。

《北山酒經》,是宋人朱翼中寫的如何釀酒的專業著作。

這部專著對釀酒的各種工藝流程介紹十分詳細,但只字未起蒸餾酒。

本邦涉酒文字,汗牛充棟,若燒酒或蒸餾工藝從漢至宋皆存在,何以從未被人書寫?若燒酒存在,何以千載飲濁酒?

也許,朱翼中所說的“煮酒”工藝,便是人們所謂的唐宋“燒酒”

凡煮酒,每斗入蠟二錢、竹葉五片,官局天南星丸半粒,化入酒中,如法封緊,置在甑中,第二次煮酒不用前米湯,別須用冷水下。然后發火。候甑簞上酒香透,酒溢出倒流,便揭起甑蓋,取一瓶開看,酒滾即熟矣,便住火??略澄折二三日便蒸,雖煮酒亦白色。

蒸甑,不是提取蒸餾酒,是煮酒。這種酒是白色(酒湯)的,是濁酒。

而《宋史·食貨下七》寫的“自春至秋,醞成即鬻,謂之“小酒”??蠟釀蒸鬻,候夏而出,謂之“大酒”

鬻,是米煮在鬲里,蒸鬻與蒸甑一樣,都是說煮酒工藝!

然而,四大名著的元明時代,卻是本邦釀酒蒸餾技術飛躍的時代。

高度酒技術在普及,傳統酒純度在提升,所有的“飯醉記錄”都成了當時的見證。

1689年到1782年,英國蒸汽機在不斷地被改進,熾熱的蒸汽已吹開工業革命的帷幕。

此刻中國,大明傾覆清人入主,發明兩千年的蒸餾器正用濃烈的燒酒麻醉著咱的心。

犯醉記錄如歷史的腳步,邁進了一個新酒的時代。

這不是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卻是一個開始衰落的時代。


敬請關注我的《這個明朝真好玩》

當當、亞馬遜、京東、淘寶熱銷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01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73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1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39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68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04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1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7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0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26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5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39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3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4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1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1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
    民間酒師閱讀 4,801評論 0 35
  • 作者|五侯|微信 qingzhixiu 學習中國文化的人,在大量的閱讀積累中,會發現“酒”是文化的一根隱在其中的線...
    五侯閱讀 1,515評論 4 8
  • 倘若,記憶是一座沙城,一個人故地重游,偶爾會被過往風沙迷了眼。飄揚的心,一度迷茫,眼淚涌成舊夢的廢墟,卻堆不起一絲...
    倩倩_f8fa閱讀 172評論 0 0
  • 一個月天天都在上班,單單休息這一天,休息時間少了,就變得可貴起來。 稀缺,所以珍視。 突然有了一整天的時間,反而無...
    頑石_Shu閱讀 406評論 0 8
  • 正讀五年級的侄子在同伴的影響下,開始迷戀游戲“主播”。想當主播心思折磨這個11歲歲的少年。他為此站在大人面前,哭紅...
    大樹媽媽閱讀 32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