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侯|微信 qingzhixiu
學習中國文化的人,在大量的閱讀積累中,會發現“酒”是文化的一根隱在其中的線。就好比一棵樹,樹干是“酒”這根隱線,延展出的枝丫就是汗牛充棟的文學篇章。
杜康酒事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這個少康又叫杜康,一說他是黃帝的糧官,糧食豐收無法存儲,儲于樹干,久而流出甘香濃郁的液體,從而造酒;二說他是夏朝第五代國王,在少年時期是個牧童,常將帶的飯團掛在樹上忘了吃,發現飯變了味,發現酒;三說他是東周酒圣,在先輩被殺后躲到了一個小村牧羊,由于心情不好就每天把帶來的飯團扔進附近的桑樹干中,久而久之飯團發酵,汁液甜美,他加以研究 改進,釀出了美酒;四說他是漢代人,取杜康溝上游的杜康泉水釀酒。
前三種說了一個意思,杜康偶爾發現發酵了的糧食流出的液體很好喝,就加以研究,產生了酒,是為“偶然性 ”。最后一種說的是精心選了好泉水釀酒,是為“必然性”。
不論必然性還是偶然性,杜康釀出了酒這個事基本確定了。那么在杜康之前有沒有酒?杜康到底造出來了什么酒呢?酒精度有多少?
先來說說杜康以前的酒事。
能夠推算杜康生活年代的書籍,一本是成書于公元前239年左右由呂不韋門客編的《呂氏春秋》,一本是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約公元前100年。這兩部著作的寫作依據和背景都不盡相同,我們無法判定誰對誰錯。就以年代更遠的《呂氏春秋》作為推算依據。杜康的生活時代最早為周朝時期,周朝時期的釀酒技術水平已經有很大發展。那么對于杜康造酒的四種說就只有第四種是準確的。杜康不是酒的發明者,而是改造者。杜康選擇更好的水,更好的秫米,更好的釀酒器具等讓酒的品質有了質的飛躍。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涉及到溫度等條件,蒸餾技術肯定也是沒有的。但是這一點剛好契合了周朝較高的釀酒水平。
儀狄酒事
在杜康改造釀酒技術之前,和《呂氏春秋》同時期的著作《世本》《戰國策》都有“儀狄造酒”的記載。儀狄夏禹時期人,善造酒。由此看出,無論是杜康,還是儀狄,都不是酒的發明者,而是集大成者。他們將歷來的釀酒技術做了統一的總結而流傳后世。
《太平御覽》說“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這里一個“醪”,可以很清楚的說明,儀狄時代酒的情況。醪,由糯米或者江米經過發酵而形成的一種口感甜汁渣混合型酒。就是醪糟。相信在那個遙遠的時代,根本不知道米為什么發酵和酵母菌的存在,以及在當時的條件下,發酵程度應該也不會很高,基本歸于現在的醪糟范疇,也許就是醪糟。
《酒經》里說:“酒之作尚矣。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酒醪說完了,來說說秫酒。秫,粘高粱。那么秫酒就是高粱酒。元代曹伯啟 《冬至日白霫道中偶成錄》詩:“窮途卻值書云節,秫酒糠燈語夜闌。”在艱辛的流放途中,突然聽到皇帝使臣傳來赦免的消息,不禁在暗夜闌珊的糠燈下,絮語喝起了秫酒。此時的秫酒,是后期具體化分類的黃酒和白酒的總稱。
那么在儀狄總結釀酒方法之前的時代,酒事如何?
儀狄在夏朝的時候釀酒,那么夏朝之前就是傳說中的炎黃和原始時代了。這一時期的酒事沒有具體的文獻記載。但是通過《詩經》《世本》《史記》《山海經》等一些書籍的側面記錄,原始部落的人類將富余的野果儲存起來,時間長了發現野果霉爛之后流出的汁水,非常甜美。為求得更多這種甜美的汁水,原始人類開始儲存更多的野果等待霉爛,取其汁水飲用。隨著物種進化和社會進步,人類開始重復模仿這個過程。至此,酒完成了從一種自然產物過渡到了人工控制產物的歷程。
自然到人工
酒開始在人類社會中出現了。
第一,原始人類發現了野果霉爛后流出汁水飲用甜美,隨著社會發展模仿重復其過程發現了果酒。第二,同樣的情形人類發現了糯米/粘米飯團自然發酵后流出的汁水,重復模仿其過程發現了酒醪。? 第三,同樣的情形人類發現了秫米飯團自然發酵后流出的汁水,重復模仿其過程發現了秫酒。
《尚書·說命》記載殷王武丁與大臣的對話:“若作酒醴,爾為曲蘗?!鼻蔷魄?,蘗是麥芽、谷芽之類的糖化發酵劑。說明在商朝的時候,酒曲釀酒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了。從考古發掘來看,新石器時代后期開始出現專用的原始飲酒器具,夏代出現大量陶制或者青銅制的“觚”和“爵”等專用飲酒器具。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飲酒風氣已經十分盛行了。
從殷墟遺跡的發掘來看,出土了大量的青銅飲酒器具、人工培植酵母以及釀酒作坊的遺址。飲酒器具也出現了不同形制和不同的應用場合。從商代開始,酒被應用于喪葬祭祀等儀式上,這一時期的社會道德禮儀也以酒為載體開始迸發。
酒禮啟蒙
周承商制,釀酒與飲酒之風更盛。《周禮》記載周朝出現了“酒正”這一官職,伴隨著禮樂文化的進步,酒禮也急速發展。周朝的“禮治”政治法度形態,促進了”酒禮“延伸進社會的各個角落,從小民家事到國禮祭祀,從喪葬婚禮到外交縱橫。《莊子·膚筐》中記載了一個“魯酒薄而邯鄲圍”的故事,不僅說明了酒在外交禮儀中的重要角色,也說明了當時各國各地對釀酒技術的爭相竟趕的局面,側面反映了當時酒文化的繁榮。
人工制曲工藝
隨著制曲工藝的逐步發展,在經歷曲(發霉的谷物)、蘗(發芽的谷物)、或曲蘗共存混合物、散曲、塊曲的變化過程,制曲工藝日趨完善。東漢《說文解字》中對塊曲注釋為“餅曲”;同時期的《四民月令》也有關于塊曲的制法。到北魏時期,《齊民要術》進一步對制曲方法做了更加完善的總結性記載,從酒曲豐富的種類,各曲種的制法工藝流程等都有詳盡的描述。主要的酒曲種類:麥曲(主要用于黃酒的釀造)、小曲(主要用于黃酒和小曲白酒的釀造)、紅曲(主要用于紅曲酒的釀造(紅曲酒是黃酒的一個品種))、大曲(用于蒸餾酒的釀造)。麩曲是近現代才發展起來的用純種霉菌接種以麩皮為原料的培養物??捎糜诖娌糠执笄蛐∏?。迄今麩曲法白酒是中國白酒生產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產量占總產量的70%以上。
制曲工藝在歷史的推進中,也被一代代的改良,《齊民要術》中記載北魏時期已經開始在制曲中加入少量的天然植物,宋代《北山酒經》中記載的大部分酒曲,都加入了數量不等的中草藥,常見的有杏仁、白朮、木香、天南星、檳榔、丁香、人參、桂花、川烏頭等,其都具有芳香性的特點,算是對酒曲的一種芳香性改良。唐朝末年成書的《四時纂要》記載“豎曲如隔子眼”。講的是“曲塊堆積改良法”,也稱為“品字形堆曲法”,這一改良方法將中溫酒曲推向了高溫酒曲,也使酒的風味產生了顯著的改變。
“麥曲”在北方應用廣泛,東漢的《說文解字》及北魏的《齊民要術》都有詳細的記載。而關于在南方應用廣泛的“米曲”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一書中,草曲即米曲。麥曲和米曲分別是大曲和小曲的兩個典型代表。
元代燒酒開始流行,麥曲得到廣發應用。明清時期,小曲中加入種類繁多的中草藥,成為這一時期的特點。明《天工開物》中說:"其入諸般君臣與草藥,少者數味,多者百味,則各土各法,亦不可殫述"。這種傳統做法一直延續至現代。周恒剛先生在1964 年搜集的四川邛崍的藥曲配方中,有一例,其配方中用藥達72味,合計50多公斤,可配1460公斤的原料(《糖化曲》,1964年,中國財經出版社)。但小曲也有少加甚至不加藥的。如明代的東陽酒曲中只加辣蓼。寧波白藥也是如此。故明代以來,小曲向藥小曲和無藥小曲兩個方向發展。
20世紀50年代,由于糖化發酵力強、生產周期短、 便于實現機械化生產等特點,麩曲得到廣泛應用。其在酒香和風味方面的缺點被結合微生物發酵的方式所彌補。
酒曲是釀酒的靈魂。隨著酒曲技術的日臻完善,酒的種類也不斷增加,品質不斷提高。酒的種類出現一種繁榮的景象,但是都不出前文總結出的三種:果酒、米酒和秫酒。秫酒又在后期蒸餾技術發明之后,分出了黃酒和白酒兩大類。
讀到此處,也許大家以為作者學習不認真,忽略掉了啤酒。但是本文名為《[國酒]進化概論》,自然圍繞中國酒為核心講述。啤酒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屬于外來酒種,在后文會有述說。
果酒
果酒從剛開始的野果腐爛汁水,到傳說中秦始皇時期齊人多飲的棗酒,再到西漢時期葡萄酒的出現,果酒一路發展至今,有四川的梅子酒,江蘇的山楂酒,湖南的楊梅酒,上海的櫻桃酒。果酒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因各地的風土氣候不同而呈現出來不同的風味。這一點在葡萄酒上表現的最為明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澳大利亞等葡萄酒產酒國所產的葡萄酒都具有各自獨特的風味,同一國家不同產地的葡萄酒也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
此處將葡萄酒歸入了果酒,是指以葡萄為原料經過特殊工藝自然發酵的葡萄酒,一般酒精度在7—15度之間。但是以葡萄為原料的白蘭地,酒精度高達42度,則屬于蒸餾酒系列。關于白蘭地在后面蒸餾酒中再詳細說。
米酒(Rice Wine)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中國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的特產酒。以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種特殊的微生物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日本的清酒其實是中國米酒的一個分支和發展,自以為應當歸于米酒之列。
《孔叢子》有言:“堯舜千鐘。”李白斗酒詩百篇。描述中所飲的酒就是米酒。千燈人喜歡在臘月里釀米酒,自釀自飲,享受農家田園之樂。唐代有“把酒話桑麻”和“樽酒家貧只舊醅”的詩句,可見當時農家已有自釀自飲和用米酒待客的風俗。
米酒的營養成分和黃酒相近,氨基酸含量是葡萄酒的數倍,能夠滿足人體所需8種必須氨基酸。由于米酒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常被視為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具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溫寒補虛、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環、潤膚等功效。
關于食療偏方:1.治鼻出血:白翹搖適量,用米酒煮服;2.治貧血:把1塊阿膠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日,然后用溫水加米酒煮,直至成糊狀。再往里面打1個生雞蛋,加勺白糖拌勻。每日飯前服用,連吃半月;3.治口瘡、牙齦出血:米酒500毫升,黃柏90克,黃蓮15克,梔子30克。將后3味藥用米酒煎數次至沸,去渣,候涼備用。每次飯前飲20毫升,以愈為止;4.治腰腿酸痛:米酒350毫升,杜仲30克,丹參30克,川芎20克。將后3味藥共研碎細,用白紗布袋裝好,置于干凈容器中。入米酒浸泡,密封,5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裝瓶備用。不拘時,隨量溫飲。
關于小吃:米酒湯圓、米酒銀耳、櫻桃米酒、米酒魚骨等等。
傳統印象中的米酒,從外觀來看是混濁稠狀,一般為1L/2L裝,在市場眼球經濟化下,傳統的形象和包裝顯得不太搭調,反而影響本系列產品的品牌定位和市場價格?,F在市場上能夠見到較為有名氣的米酒品牌有:湖北孝感生龍米酒、湖北黃石的珍珠果米酒、陜西的黃桂稠酒等。
米酒在不斷的更新迭代,不論是從產品生產技術,產品質量,還是外觀設計和品牌形象,都有了顛覆性的變化。說到“花田”,為人熟知一是王力宏的歌《花田錯》,一是網易的婚戀交友平臺《花田》,但是14年在酒水行業有個異軍突起的品牌,叫做《花田巷子》。其在傳承千年的黃桂稠酒的基礎上,更新工藝精細選材;其突破傳統米酒形象設計,專注結合時尚;其摒棄傳統米酒品牌市場定位,沖擊高端時尚商務米酒市場;其凸顯米酒健康觀念,口碑引導消費。給酒水行業帶來了一劑清新劑,也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黃酒
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采用傳統的酒曲發酵,屬于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黃酒、啤酒和葡萄酒被稱為世界三大古酒,且只有中國有。按照含糖量分,黃酒可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這點和葡萄酒文化有共同之處,加上黃酒與生具來具有健康屬性,更為契合葡萄酒的、健康理念。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黃酒如紹興狀元紅、紹興女兒紅、紹興加飯酒(花雕酒)、無錫惠泉酒、丹陽封缸酒。
蒸餾酒
酒精度超過40度以上的酒。人們所熟知的蒸餾酒就是現在的白酒。但是古文獻中的白酒指白顏色的米酒,而蒸餾被稱為燒酒或燒春,直到建國后,才廣泛使用白酒指蒸餾酒。
亞里士多德曾經寫到:“通過蒸餾,先使水變成蒸汽繼而使之變成液體狀,可使海水變成可飲用水”。自此蒸餾原理被發現。中世紀早期阿拉伯人發明了酒的蒸餾技術。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鼻宕摧驮凇兜岷S莺庵尽分姓f:“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本褪钦f蒸餾酒是阿拉伯人發明,元代 初傳入中國,從此白酒盛行。
《金瓶梅詞話》中出現過“燒酒”和“南燒酒”等詞,說明當時已經有了“南燒酒”和“北燒酒”的類別分化。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和造成果酒風味各異品類豐富的原因一樣,地域特點。南方出現稻米為原料的蒸餾酒,北方出現以小麥谷類為原料的蒸餾酒,新疆寧夏出現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
《本草綱目》記載:“燒者取葡萄數十斤與大曲釀酢,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古者西域造之,唐時破高昌,始得其法”。專門研究中國科學史的專家英國人李約瑟(Joseph Needham)博士曾發表文章認為:白蘭地當首創于中國。而白蘭地在中國的真正發展是始自清末張裕葡萄酒廠建立。1915年國產白蘭地“可雅”獲得萬國博覽會金獎。目前很多國家都有出產白蘭地,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等,以法國干邑和阿爾瑪涅克地區的品質最好。
1.中國白酒
以糧谷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所得。按照香型來區分,目前主要有以貴州茅臺酒為代表的醬香型、以山西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型、以四川瀘州老窖為代表的濃香型、以大連冰峪原漿酒為代表的米香型、以陜西西鳳酒為代表的鳳香型、以安徽口子窖酒為代表的兼香型、其他香型統稱為他香型。
2.白蘭地(Brandy)
以葡萄或者其他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所得。較著名的有法國的四大干邑,馬爹利(Martell)、軒尼詩(Hennessy)、人頭馬(RemyMartin)和克羅維希(Courvoisier)。另外有葡萄渣釀造的瑪克白蘭地(Marc Brandy),蘋果白蘭地(Apple Brandy),櫻桃白蘭地(Kirschwasser)。美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中國等都是常見的白蘭地出產國。
3.威士忌(Whisky)
由大麥等谷物釀造,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經過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而成。根據產地分類有四大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英國人稱威士忌為“生命之水”,至今普遍認為蘇格蘭為威士忌的起源。較著名的品牌:芝華士、尊尼獲加、百齡壇、百加得、皇家禮炮等。常見的飲用方法:加水、純飲、加冰、加汽水、加綠茶、蘇格蘭傳統熱飲法。以威士忌為基酒較為出名的雞尾酒有:百萬富翁(Millionaire)、蘇格蘭高地舞(highland fling)、三葉草(Shamrock)。
4.伏特加(Vodka)
以谷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制成高達95度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是俄羅斯的傳統酒精飲料。兩種喝法:冷凍伏特加、混合伏特加。以伏特加為基酒較為出名的雞尾酒:紫色陰霾(Purple Haze)、莫斯科騾子(Moscow mule)、海風(Seabreeze)。
5.朗姆酒(Rum)
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蘭姆酒、藍姆酒或朗姆酒,原產自古巴,是制糖業的一種副產品,酒液有琥珀色、棕色和無色。酒精度在38%—50%之間。朗姆酒分銀朗姆(Silver Rum)、金郎姆(Gold Rum)、黑朗姆(Dark Rum)三種。較為有名的品牌如巴塞洛(Barcelo rum)、慕蘭潭(Mulata)、摩根船長、哈瓦那、百加得等。
6.金酒(Gin)
以大麥、黑麥、谷物為原料,經粉碎、糖化、發酵、蒸餾、調配而成的方法,是傳統法;選擇優質酒精處理后,加入經處理的水稀釋到要求的度數,再加入金酒香料配制而成的方法,叫合成法。金酒,又名叫杜松子酒(Geneva)或琴酒,最先由荷蘭生產,在英國大量生產后聞名于世,是世界第一大類的烈酒。金酒按口味風格又可分為辣味金酒、老湯姆金酒和果味金酒。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國傳教士在北京建立了上義葡萄酒廠,采摘北京周邊墳地的古老松子,用作釀造金酒的原料,名盛一時。英國、荷蘭、美國、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都有生產金酒,并且各自釀法均有差異,也具有各自特點。比較有名的如必富達(好富貴的名字)、哥頓、波爾斯等。常用于雞尾酒的基酒,也可純飲。
7.特吉拉(Tequila)
就是龍舌蘭。以龍舌蘭為原料經過蒸餾制作而成的一款蒸餾酒。是墨西哥的國酒,被稱為墨西哥的靈魂。龍舌蘭有個特殊飲法,拇指食指捏杯,中指無名指夾檸檬片,虎口撒鹽,舔鹽喝酒咬檸檬片一氣呵成,你可以試試。用龍舌蘭調制雞尾酒常見的有:瑪格麗特(Margarita)、地獄龍舌蘭(Tequila Slammer)、龍舌蘭日出(Tequila Sunrise)。較好的品牌有奧美加(Olmeca)、哥羅里奧(Corralejo)、 豪帥。
啤酒
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可可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于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
酒花,又稱啤酒花。使啤酒具有獨特的苦味和香氣并有防腐和澄清麥芽汁的能力。酒花始用于德國,學名為蛇麻,為大麻科葎草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成熟的新鮮酒花經燥壓榨,以整酒花使用,或粉碎壓制顆粒后密封包裝,也可制成酒花浸膏,然后在低溫倉庫中保存。其有效成分為酒花樹脂和酒花油。每KI啤酒的酒花用量約為1.4~2.4kg。
較有名氣的啤酒:比利時的督威Duvel、智美Chimay、萊福Felle、金谷Orval,德國的德福Flensburger、艾丁格Erdinger、美國的百威Budweiser、荷蘭喜力Heineken Brouwerijen,捷克的伯納德啤酒、黑山啤酒、赫爾德啤酒,中國的青島啤酒。
酒禮文化
古來飲者多寂寞,唯有文人留其名。所以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在浩瀚的文學史中,有那么多寫酒的詩詞歌賦了。古代文人常常在政治訴求遇到挫折的時候,借酒抒懷,談論抱負。王羲之的醉酒狀態下寫出了《蘭亭序》,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碧諟Y明“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碧K東坡“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标惡笾骼铌拧巴碛昵镪幘普眩袝r心緒杳難平。”竹林七賢的酒名與文名并齊。
酒的發展從酒出現時候開始,就和禮緊密結合,不可分割,形成完善的酒禮文化。人們因某種信仰或文化氛圍而采用的飲酒方式,因祭祀、儀式、宴飲等不同場合而有所不同,最后融合一體,形成系統。
傳說,鐘毓和鐘會幼時,一次,他們都以為父親睡著了,遂邀約偷喝酒。其實父親并未熟睡,不過是想窺視他們兄弟二人偷喝酒時的情狀。父親發現,毓喝酒,“拜而后飲”,會則“飲而不拜”。于是各問其緣由。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倍鴷t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边@個典故很有趣,說明古人飲酒時都講究一定的禮節。這種禮節,使飲酒成為一種莊重的活動、一種儀式;所以,飲酒不能失禮。
如果說酒是生物進化過程中技能的增長,是工業發展中產品的豐富,那么伴隨其延伸出來的酒禮文化,則是人類文學思想活動的作品,是人類對精神哲學的向往探索。酒是酒禮的誘發劑,也是承載體,更是催化劑。
酒禮的發展,推動了士大夫階層對禮樂文化的尊崇,也引領了社會風尚。隨著春秋戰國時期各家思想在政治社會的爭相盤踞,到漢晉時期根據德行舉薦官員,發展至隋唐時期開始科舉考官,社會人群層次形成了從下游向上游流動的機制,酒禮文化有了從士大夫階層傳播至平民百姓的通道,平民百姓也可以通過學習進入上流社會。酒文化在其中充當了誘發劑和調節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