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有什么意義?也許是逃避,也許是冒險,也許是尋求答案,尋求生命的意義,也許是簡單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或許僅僅是發朋友圈。
也許一個人的旅途更有意義,因為兩個人的旅途只是兩個人的世界,如有更多的人,就會經常游離在旅途之外了。
主人公哈羅德收到多年前一個重要的朋友的來信,信中說到她得了絕癥,已時日不多,哈羅德很震驚,異常困難的寫下回信,誰知寄信竟然是一個旅途的開始,加油站女孩給了他初始的信念,讓他決定徒步行走到朋友所在的療養院,他想通過這個朝圣,讓朋友活下去!
87天,627英里,在中國地圖上,差不多有北京到南京那么遠,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完成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事。
文章開始設置了懸念:哈羅德有個怎樣悲劇的人生?哈羅德和奎妮有怎樣的過去?這個懸念的答案就在整個旅途中慢慢揭曉,最后,奎妮還是離開了,但是她是帶著笑容離開的,最后的最后,我們也知道,六十年悲劇的人生無法改變,但是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哈羅德拯救了自己的余生。
如果尋求整個悲劇的來源,應該是哈羅德悲慘的童年:父親酗酒,母親離家出走,母親出走后,繼母換了一任又一任,十六歲時,哈羅德被趕出了家門…后來過分的自卑,不會愛,不會處理自己和兒子的關系,不會處理和妻子的關系,就造成悲劇不斷蔓延。
童年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從心理學角度探究成人的非常理行為,經常可以從童年遭受的某些不幸中尋找到答案,所以,父母的責任重大,讓孩子從一顆小樹苗長大成枝繁葉茂的大樹,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
哈羅德和妻子都深愛著對方,但是卻傷害著對方,感情的溝壑越來越深,通過這次突然的旅途,兩個人的心卻拉近了,最后哈羅德想放棄的時候,妻子支持和幫助了他,讓人深深感動。如果深究起來,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用口是心非對待自己的至親,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是我自己也存在的問題。
當然,本書有意思的內容都在旅途中,看完這本書,突然也想在自己退休后某一天開始這么一場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