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個老者和一個年輕人的對話,為了方便老者用甲,年輕人用乙表示。
? 甲 :? 你想要什么?
? 乙:? 我想要財富,權力,朋友,快樂...
? 甲:如果只能選一個呢?
? 乙:? 人生的幸福吧!
? 甲:? 那怎么樣才能幸福呢?
? 乙:? 有了金錢,好多東西,可能會幸福一點。
? 甲: 如果你身邊只有你自己和一大堆的金錢,沒有了其他人,你感覺怎么樣?
? 乙: 那樣挺孤獨的,不幸福。那就讓我身邊有一大堆朋友吧。
甲:? 那你每天都去應酬,感覺怎么樣?
? 乙: 好像也不怎么樣?
? 甲:那你究竟想要什么呢?
乙: 我就是想要幸福,我也不知道怎么辦?
甲:哦,不錯。你至少已經知道了,自己想要幸福。? 那你感覺做什么事不幸福呢?
? 乙 : 沒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感覺孤獨不幸福。沒有足夠的金錢維持生活,每天為了一點錢,疲于奔命也不幸福。你有了健康的身體,身體得了病,身體不舒服也感覺不幸福。
甲: 那這些你現在都有嗎?
? 乙:? 好吧!我朋友不多,但也有些好朋友,經常的,一起打游戲,挺高興的。我的家人,雖然他們都是普通人,但是他們很愛我,回到家,感到滿滿的愛意,也挺高興的。雖然我自己,不是很強壯,可是身體還算健康,我也經常運動,感覺挺好的。
甲:? 那你現在感覺自己幸福嗎?
乙: 這么一說,我真的感覺到幸福了,心里暖洋洋的。
甲: 那你和5分鐘之前有什么變化嗎?
乙: 我還是我啊,唯一的變化是,自己從前想通過得到自己沒有的東西(比如金錢,權力...)得到自己的幸?!,F在,想了想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發現自己很幸福。
乙: 我知道了原來,把關注點放在已經擁有,而不是沒有擁有的東西上,我會更幸福。
甲: 關注點改變后是什么變化了?為什么單純的改變下關注點,你就感覺幸福了。
乙: 變化,就是心里滿足了,所以自己感覺幸福。之前,一直盯著,自己沒有的東西,感覺心里,有點急躁,所以感覺不到幸福。
甲: 也就是,你的心態變了,即使身邊的物質都沒有變化,你也感覺到了幸福。是這樣嗎?
乙:? 哦,是的,就是這樣。
? ? 上面的年輕人,僅僅通通改變一下關注點,改變一下心態,就發現自己變得幸福了不少。?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體會,你曾經和朋友,愉快的玩耍。那樣的畫面在你的腦子了是那么的鮮活,以至于每次你想到那個場景,你都會暖洋洋的。
? 不知不覺的,一路走到今天,這一路走來,既有歡笑,也有哭泣,這樣回看,它們組成了那么豐富的經歷。
? 不知不覺的,你自己給自己的期望慢慢的變高了,你既想做擁有首富那樣多的財富,又想擁有,明星那樣的顏值,也想用有...
? 突然之間,你發現自己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這時你也就變成了,文中開頭時的那個年輕人。
? ? 可是,生活始終是生活,你也知道前面說的道理??墒窍氲阶约?,未來的工作,自己的事業,想到自己現在和想要生活的差距。可能又有了一絲壓力。你可能,歸因為自己緩慢的進步,和自己的期望之間巨大的差距而感到,焦躁。
? 這個時刻,是決定你能不能獲得幸福的關鍵了。
? 你是想積極的做事,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是退出這個頁面,去看會喜歡的電視劇或電影呢?
? ? 轉變心態,的確是能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美好,這你也是知道的。
? 可是真正決定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的,是自己下一秒做的事。
? ? 不是過去,不是現在,而是因為自己現在所想的而下一秒所做的事。
? 也許你有很多標簽,樂觀、開朗、外向、內向、美麗、優秀...? 可是這些標簽都是人們為了簡化理解這個世界而貼在你身上的。也許你剛開始聽到別人這樣說自己很開朗或者內向時很高興或者有些不認同??墒?,你也沒多想,慢慢的也就認同了。而且還時不時的給身邊的人貼個標簽,在給別人貼上標簽的那一刻,你感覺到,自己的控制感加強了,自己好像更有掌控力了。慢慢的你也許會適應這種行為方式。
? 直到有一天,你想做出些改變??墒堑谝粋€想到的竟然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你意識到了,有些不對勁啊。我生活在別人的期望之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你對一個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那自己真實的自己在那里呢?
? ? 發現真實的自己這是每個人的使命,這個沒有人能夠代替。
? 人生就是一場對外不斷探索世界,對內不斷探索自己內心的 過程。
? 也許人生沒有捷徑,可是卻有很多方法和做事方式可以參考,案例可以借鑒。有的時候,人和人的差距,就是多想了一步,或者說多吸取了一個 走在自己前面,失敗的人的教訓而已。
? 最后送你連個詞。
? ? 第一個是,元認知能力。元認知能力是指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元認知能力是提高其能力的基礎,是認識到真實的自己的最重要的能力。
? ? 元認知能力起作用的方式非常簡單:
? ? 哦 ,我原來(現在)是這么想的...
? ? 嗯,我這么想難道是不對嗎?
? ? 啊,我應該這樣想才對...
關于提高元認知能力有很多具體的方法,不過我推薦李笑來老師建議的方法。
? 這里簡單的累出他的建議:
? 1 坐享。(冥想)
? 2? 興趣。興趣很容易使大腦進入全神貫注的狀態,而全神貫注的狀態是刻意鍛煉元認知能力很好的方法。
? 3? 反思。每天10分鐘左右,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反思一下想法的來源,產生的結果,和為什么自己會這么想,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自己該怎么改進自己的想法。(以上關于鍛煉元認知能力的方法,我只是簡單的說了下重點,您可以自行去找原文。)
? ? ? 第二個是, 積極。這是你拋棄你身上的無數標簽,去行動,去創造下一秒自己的關鍵。
? ? 該你去行動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