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處于迷茫期,和大多數處在二十歲分岔路口的年輕人一樣,不知道將來干什么,不知道該如何怎么走下去。
我是一名資深的小說迷,以前一直有人問我,為什么這么癡迷小說,而不是肥皂劇,我的回答是,因為小說給你足夠的想象空間,場景人物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四年書齡的我一天能走馬觀花的刷三四本五六十萬文字的小說,要是說記住了看了什么?也不是?要說真正喜歡什么?也不是。可能只是為了自己的無所事事找的樂子。只是現在的我突然意識到了不該那么渾渾噩噩的過下去。
爸爸的愿望是想要我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說,女生就適合這種輕松,不復雜的工作。他說我不適合奮斗!我沒有別人那么優秀。關于“被父母規劃的人生”這種觀點,我聽過好多種。一種是,你不應該照著父母給你規劃的路線走下去,你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你不是一個木偶。父母不能代替你過自己的人生。一種是父母是最了解你的人,他們清楚你的性格,清楚你最適合做什么,不要瞎折騰,多聽父母的話沒錯。
第一次聽到第一種觀點的時候我生出了萬丈豪情。年輕人就是要闖自己的路。可聽見第二種觀點,我慫了。萬一呢?萬一父母的想法是最適合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