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生孩子?”
貌似不是問題的問題……為了愛情升華?為了家庭完美?為了挽救婚姻?為了傳宗接代?等等……,抑或無需理由,上天恩賜,不期然就發生了……接受就好。
前一段有一部電視劇叫“老有所依”,這讓我想到了另一個詞“養兒防老”,這也是和朋友聊天中說到的,原以為只是老一輩代代相傳的口頭語,實則是沒有經濟安全感和情感歸屬的思想依賴,但不成想,即便接受了20幾年教育熏陶的新生代,骨子里的觀念還是很“傳統”的。
如果說為了年老有情感寄托,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父母和子女終究也只陪走一程,真正攜手到老、朝夕相伴的是愛人才對;如果生兒育女只是為了養兒防老,或許這是用“盡孝”的外衣,掩蓋著一顆不安全的私心……
就此而言,我比較欣賞某些西方國家的生活狀態,對親密關系下的邊界感把握的很好。成年后,父母的生活與子女的生活相對獨立,有距離但不疏遠,子女不啃老,父母不依賴,矍鑠的老人比年輕人還有活力,不存在誰養誰,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這在我們看來可能是人情淡薄,其實只是“度”的把握不同。老少同堂是幸事,但如果情感的邊界越位成了負距離,就會出現“婆媳PK”、“老少PK”很多中國特色但司空見慣的矛盾…為什么國內養老院成了子女不孝的代名詞,表面是社會現象,實則還是觀念問題,但這幾年高端養老、智能養老產業日趨升溫,這也是觀念上的一種轉變。
說到這,很欣賞身邊的一個女性朋友,結婚很久沒提要孩子的事,不是經濟原因、也不是生理原因,而是兩個人的狀態陷入了困境,她覺得,這時候要孩子,要么是救命稻草在押寶,要么是禍害下一代,連成年人自個兒都沒搞定的事想讓孩子來搞定,這對孩子公平嗎?何況根源不解決,該發生的問題終會發生,誰也阻擋不了…很贊賞她的獨立和勇氣,也有所感。孩子是家庭完滿的延續,而不是非常境遇下的稻草,她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恐慌,或者將自己的不安和無助孤注在另一個生命上,這本就是成年人應解決的問題,生命的最初應是無憂的,如果小小的嬰兒一出生就被賦予這樣的重任,如何承載的起?
她能有這樣的清醒和智慧,我想,生活中的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每個人出生時,雖然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但也不應被賦予任何承載的義務,生命是自由的!
“小宇宙的猴年馬月”原創日更第34篇2017.03.24